二倍体马铃薯DM及几个野生近缘种染色体识别和比较FISH的分析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qs129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的重要作物。虽然二倍体栽培种富利亚薯(Solanum phureja,2n=24)DM已经完成测序工作,极大地推动了马铃薯基因组研究。然而由于二代测序和组装的局限性,我们对串联重复序列在栽培马铃薯及其野生近缘种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布以及丰度等信息不完全清楚。此外,现代细胞生物学染色体精确识别技术已广泛在多物种中建立,相对其他作物,该技术在栽培二倍体马铃薯及其野生近缘种中还未建立。本文利用12个来自S.tuberosum已知连锁群的BAC克隆,结合rDNA重复序列(5SrD
其他文献
埃博拉出血热(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感染后致死率高达90%,是人类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对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的健康有很大的威胁
从西溪湿地采集5个土壤样品,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土壤样品具有很高的细菌多样性,涵盖了28个门346个属。变形菌
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 P.Smirn)为建群的群落是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草场,具有不可忽视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水分是影响大针茅草原植物分布和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以大针茅为材料,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分离cDNA末端技术(RACE),克隆大针茅质膜水孔蛋白基因(plasma membrance intrinsic protein)全长cDNA,并对其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企业的深化改革,煤化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煤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仍一直保持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工艺过程中由于大量C02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提高煤炭的高效、洁净和综合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发展煤炭深度加工和转化的煤气化技术是重中之重。针对这样的现状,本文以煤气化工艺为案例展开研究,以揭示工艺过程中能量利用及C02排放情况。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