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农户“融资难”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增效,也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收。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农村金融急需在组织架构和制度设计上进行创新。农户信贷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为破解农户融资难的问题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为服务“三农”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008年,中国农业银行确立了“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市场地位,而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全面推进农户贷款。近年来农户贷款在改善农户融资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风险逐渐凸显,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现农户贷款的“商业化”运作,农业银行面临农户贷款的“二次转型”。本文力图通过对国内外农户贷款业务发展模式的研究,重点分析介绍农业银行XX县支行农户贷款的推行模式,提出农业银行XX县支行当前农户贷款发展转型的建议。本文的研究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农户贷款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首先明确了农户贷款的定义,界定了农村扶贫贷款和农户贷款的区别,为下一步深入分析论述明确研究的对象范畴;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农户贷款理论研究,重点介绍了国外发展中国家关于农户小额贷款发展的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同时对国内学者的理论分析中,重点引述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论以及需求抑制论等观点,为农户贷款在国内的发展找到理论依据。再次,系统介绍了国内外金融机构农户贷款发展历程及近年来的发展特点。国内分别选取介绍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地方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农户贷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国外则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个层面分别选取了比较典型的五家金融机构介绍其农户贷款的先进做法。最后,通过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实践找寻农业银行XX县支行农户贷款发展的实践经验。经过国内外理论实践分析比较得出农户贷款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依托产业原则、适度商业化原则、风险保障原则。(2)重点介绍农业银行XX县支行农户贷款发展过程、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2009年,XX县支行被农业银行总行确定为四川省首批“农户小额贷款整县推进试点支行”,其县域经济特点、业务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本文通过介绍XX支行农户小额贷款的推进模式、风险状况,具体分析了农户信贷供需矛盾,并运用SWOT分析法指出了农户贷款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指出初始阶段整体推进、粗放经营,已经造成农户小额贷款服务能力、经营方式、风险管控面临较大压力,必须实施农户贷款的二次转型,才能适应新的农村经济形势。(3)提出农业银行XX县支行农户贷款发展建议。通过对国内外农户贷款发展模式的分析,以及具体对XX县农户贷款整县推进模式的分析,提出由于经济基础、地理区域等方面的差异,农户金融需求呈现差异性、多样化、多层级的特点,农户贷款发展必须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采取因地制宜原则,重点依托区域内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行产业链农户贷款的发展,创新担保方式,采取企业带动、集中连片、整体准入等运作方式,推动农户贷款集约化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