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啦啦操训练对聋哑学生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85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对特殊群体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在体育方面逐步体现。针对特殊人群的特点,对体育教育的方向与内容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以聋哑学生群体为例,各校积极开展以活力的团队项目为主的体育活动,以提升此学生群体身体、心理两方面的素质,使其更好的提升自我而适应社会。但体育教育的选择与开展应适应聋哑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30名聋哑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实验法为主进行3个月的舞蹈啦啦操训练实验,采用《自信心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心理方面的测量工具;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探索舞蹈啦啦操训练对聋哑学生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是否产生影响,是否有促进作用及影响程度。检验舞蹈啦啦操训练对促进聋哑学生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是否合理和科学;有助于拓宽激励相关研究的范围,丰富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如下:(1)舞蹈啦啦操训练对聋哑学生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均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舞蹈啦啦操训练有效提提升了聋哑学生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2)经过舞蹈啦啦操训练后聋哑学生自信心水平明显有所提升:前后两次平均值的测量结果不相等,P值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训练后提升了聋哑学生的自信心;(3)经过舞蹈啦啦操训练后聋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的改善:前后两次平均值的测量结果不相等,P值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舞蹈啦啦操训练对聋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聋哑学生的交谈和交际与交友方面的改善作用最大。(4)不同聋哑程度的聋哑学生参加舞蹈啦啦操训练后其自信心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不同。聋哑程度较轻者在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幅度最大,尤其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
其他文献
对象和方法对象:选取1994~2002年广州总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两医院普外科和胸外科收治的22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年龄最大62岁,最小37岁,男性14例,女性8例,10例为
1 关于管理什么是管理?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从字面上解释,说管理就是管辖和处理;有人说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进行工作;有人说管理就是决策;还有人说管理就是组
节律活动是大脑活动的基本现象,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节律活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其中低频振荡(<1 Hz)是大脑完成认知活动的基本特征,根据大脑活动的无标度(scale-free)特性,低频振荡消耗的能量远远高于高频心理节律所消耗的能量,因而阐明低频振荡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对于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理论建构十分重要。注意功能,特别是执行控制功能,是许多其他认知功能的枢纽,其在整个生命周期和神经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