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作为最高发的三大癌症之一,影响女性的性别体征、身心健康与社会关系,医疗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乳腺癌症患者的生命周期延长,乳腺癌日益成为一种慢性疾病。与其他癌症病征不同,乳腺癌手术造成女性体征的缺失。一方面使女性群体承受自己身患“绝症”的巨大打击,另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接受癌症的治疗并对亲密关系产生敏感性。这个特点导致乳腺癌患者高强度且持续性的心理需求。然而,有研究发现,通过一定的心理干预能提升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纵观前人的研究,笔者发现大多数学者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研究都侧重于研究乳腺癌产生的诸如压力、抑郁、焦虑等的消极情绪,但是由于乳腺癌患者多数需接受乳腺癌手术,乳腺癌手术对乳腺癌患者的外在形象造成的伤害巨大,在手术之后,乳腺癌患者大多无法接受自身乳房缺陷的事实,对人际关系更具敏感性。作为女性群体,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形象与个人心理状况、人际关系、家庭幸福感息息相关。因此,本研究以南京市栖霞区癌友协会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量表(BIBCQ)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形象水平,并使用自我接纳量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消极心理健康量表。运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前后测设计实验,开展连续六天每天一次的正念干预试验,尝试探究正念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促进性作用并探究自我接纳、积极心理健康、消极心理健康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正念干预可以有效地提升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形象水平,并且积极心理健康与消极心理健康在其中起中介效应。结合数据分析以及与服务对象的接触了解,本研究确定了正念干预介入方案,开展为期六次的正念干预并巩固正念干预的效果。以期帮助乳腺癌术后患者树立对术后自我形象的理性认知,为乳腺癌术后患者提供服务与支持。本文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也提出了研究的展望,期望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学校应用PDCA循环原理,在学校实训基地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置四环节八步骤,找到了实训基地的"六大缺失",借助鱼骨图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实训基地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因素,提出
目的:考察3-5岁儿童反事实思维的发展状况,并探讨城乡幼儿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饼干转换任务对120名儿童进行现场实验。结果:1城乡3-5岁幼儿反事实思维发展无显著差异;2城乡3
法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依法开展与创新。要贯彻法治精神,坚持以生为本;固守法制规章,体现人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