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由于受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交通极其落后等因素的限制,开展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尤为困难,其监测站网稀疏,监测资料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少地区在科学上仍处于空白状态,需要不断进行研究。为调查青藏高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充实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G315,中部S301、S302、S206,南部G219、G318沿线的21个构造湖和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叶如藏布流域4个冰川湖以及7个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与实验分析,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模式图解等多种水化学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构造湖、冰川湖以及湿地水体理化特征、水化学组成和类型,探讨了其水-岩化学过程和物质来源;同时结合采样点附近地面气象站气温降水资料以及中国区域大气驱动数据集进一步分析了青藏高原构造湖近40年水化学特征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另外,由于定结县湿地生态保护与当地居民生活改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本研究在湿地水体水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水质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对其作了重金属污染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藏高原构造湖水体TDS(总溶解固体)浓度较高。大多数构造湖为咸水湖;叶如藏布流域的冰川湖水体与湿地水体水化学特征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水体TDS浓度总体较低,但湿地水体水化学特征参数浓度略高于冰川湖水体。(2)21个构造湖16个湖泊水化学类型为Na(K)-Cl型,1个为Ca(Mg)-SO4型,3个为Ca-HCO3型,1个为Na-HCO3型湖泊;4个冰川湖均为Ca(Mg)-SO4型湖泊;7个湿地采样点,5个水化学类型均为Ca(Mg)-SO4型,2个水化学类型为Ca-HCO3型。(3)近40年来大部分构造湖TDS和主要离子浓度降低,水体呈不同程度的淡化趋势,主要受流域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少,冰川融水增加的多重影响。(4)叶如藏布流域湿地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采样点W1,W2,W3,W7受到重金属铬(Cr)、镍(Ni)的污染极为严重。(5)青藏高原大部分构造湖水体离子浓度主要受控于蒸发-浓缩,冰川湖和湿地水体离子浓度主要受到流域岩石风化的影响。构造湖水体离子主要源于流域岩盐(Na(K)Cl)、方解石(CaCO3)、镁硫酸盐(MgSO4·2H2O)的溶解;冰川湖水体离子主要来源于流域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和镁硫酸盐(MgSO4·2H2O)的溶解;湿地水体离子来源比较广泛,主要来源于流域方解石(CaCO3)、镁硫酸盐(MgSO4·2H2O)以及云母(K(Mg,Fe,Al)3AlSi3O10(OH)2)、钠长石(Na2O·Al2O3·6SiO2)和正长石(K(AlSi3O8))等硅酸盐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