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25例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52例SAP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出血组男性占84%(21/25),女性占16%(4/25);对照组男性占57.69%(30/52),女性占42.31%(22/52),两组性别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P=0.022),出血组男性比例大;出血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58.52±15.85 vs 49.9±14.44,P=0.017);出血组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16.24±5.75 vs 11.42±4.16,P=0.001);出血组和对照组在病因构成方面有所不同,但两组均以胆源性胰腺炎为主;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高于出血组(80.77% vs 48.00%,P=0.003);出血组出血前微创或介入手术率低于对照组(8.00% vs 48.07%,P=0.002);出血组出血前休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4.00% vs 21.15%,P=0.038);痰、大便、引流物及血培养证实有细菌或真菌感染者两组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出血组和对照组在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种类方面不同(P=0.02),出血组应用H2受体拮抗剂比例较大,对照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比例较大;两组住院天数无明显区别(P=0.455);出血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2% vs 7.69%,P=0.000);出血组有1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导致出血,其余考虑为应激性溃疡出血。结论:AP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应激性溃疡引起;多见重症患者,与病情危重、休克等因素有关;早期合理应用激素,营养支持,腹腔灌洗,胆源性胰腺炎尽早行胆道引流介入治疗,应用质子泵抑酸剂、控制休克有望减少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