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实现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因此,劳动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如何实现其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全面解析,为制定符合新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分析。理论方面是以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推-拉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演变、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实证部分主要运用了平均产值计算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估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因分析结果,提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水平、加强制度改革、增强转移空间的容纳能力等措施,促进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健康、有序转移。本文研究结论:第一,随着新疆机械化程度日趋提高,凸显的资本优势替代了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成为必然;此外,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实证结果表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强化少数民族就业意识能够促进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第二,制度变迁指数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关系为正,且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制度变迁指数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因此,在高剩余阶段,增强劳动力自由流动度、提高城镇化率和非国有部门就业率,才能更快地促进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三,新疆三产内部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单一、第二产业呈“重”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些因素极大地缩小了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经实证分析可知,在高剩余阶段,优化三产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比例,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在低剩余阶段,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增大人均耕地面积和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以此增大劳动力转移空间,促进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其他文献
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拨款资助的,为了促进本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具有公益性的组织。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立法则是为了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顺利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如今,全世界已有
目的:通过调查乳腺癌患者口服内分泌药物的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口服内分泌药物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
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因此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设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资金安全性。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和日益积累的话题
<正> 水作为生命的源泉,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天天用水,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水质的状况? 由于环保技术的落后,工农业污废水
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和社会进步之重要标志。文章以妇女参政为视角剖析了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中处于弱势地位及边缘化状态之诸多因素:性别中立立法、选举程序欠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全豆腐乳后期发酵条件,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发酵温度、食盐用量、白酒添加量为影响因子,以腐乳的发酵周期和品质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
对职业学校数字化英语语法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职校英语语法数字化资源的建设现状,并提出了合理筛选、修改完善已有资源,积极创新所需资源等开发建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面临新世纪的挑战下,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并纷纷制定跨世纪的课程改革计划。我国在21世纪初也出台了相应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并
<正>在衣食住行之外,当代人开始越来越关注健康,虽然国人对于运动的热情总体还不高,但提到健康,几乎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套自己总结出的"葵花宝典",都知道健康的人生应该怎样度
将?的概念引入风、光、水等多种异质能源资源的同质化表征,采用?分析方法建立有效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水力发电系统的?分析模型。基于?分析模型,计算各发电系统的输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