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谟的“因果关系”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中的重要话题之一。近几十年来,一些英美哲学家尝试在实在论与反实在论模式下重新处理这个问题,这些努力形成了一个被称为“新休谟”的思潮。这一思潮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意见之间的相互纷争即“新休谟”争论。其焦点是休谟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必然性,以及休谟本人在讨论因果关系时是否接受“力”这一概念。这些争论赋予了休谟因果理论以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时代精神,有力推动了人们对休谟因果理论的理解。本文从“新休谟”的三个派别入手,对反实在论、实在论和准实在论之争的代表人物和观点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了因果关系之间的必然性与“力”的概念。具体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新休谟”三个派别,即反实在论、实在论和准实在论中有关因果关系的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分析比较了三个派别对因果关系必然性的不同观点及看法。其次,对休谟因果关系理论进行追溯,阐述休谟关于原因的两个定义,并对新休谟关于原因定义的不同理解上产生的争执进行梳理,反思休谟哲学理念,对自然主义提出者的观点进行解释,试图从原因的定义中找寻因果关系的根本问题。再次,比较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对休谟怀疑主义观点与观念理论的假定与设想,分析了实在论者关于因果关系的自然主义观点。通过具体的理论争辩,对两种理论的相互融合做出合理解释,讨论了“新休谟”理论中的因果关系间存在必然性的可能。此外,提出把物理学作为因果关系的基础的设想,从而在对因果关系必然性的分析中引入“力”这一物理学概念。最后,分析了休谟是否接受“力”这一词,这可以追溯到牛顿的“力”的概念。新休谟的倡导者们把休谟对因果关系是否存在“力”这一观念分成两个时段,一开始,休谟并没有承认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力,对牛顿“力”的概念的接受,使得休谟在语言上承认因果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力,并且休谟以一种直接指代的方式讨论因果力,这是一种实在论的观点。因果关系问题是休谟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准确理解当代英美哲学界围绕此问题所产生的“新休谟”争论能够为我们在21世纪重新阐释这个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