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粉虱是一种由多种生物型组成的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除了直接危害寄主植物外,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的病毒病,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在烟粉虱多种生物型中,B生物型是一种入侵性较强的致害类型,该生物型自90年代中后期入侵我国以来,在广大地方爆发成灾,已成为我国蔬菜、花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上的主要害虫。种群遗传变异引起的“遗传后适应”可以导致外来物种对新入侵环境的快速适应并扩展暴发,种群遗传变异因子研究对于阐明外来入侵生物入侵与种群扩张暴发机制,预防与控制外来生物入侵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论文采用SSR标记分析了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遗传分化的影响。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对来自于同一母体种群并在5种寄主植物上隔离饲养的烟粉虱样本进行种群间与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寄主植物是影响烟粉虱种群遗传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5个寄主上的烟粉虱种群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6对引物,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9条,其中Bem21引物扩增到的等位基因数目最多为9条;Bem31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最少为2条。共检测到28条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4.67条。(2) 2005年,利用4对SSR引物对5个寄主种群共162个烟粉虱样本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发现所有位点上均有遗传分化的发生(Fst>0,P<0.05),其中在位点Bem31上的遗传变异最小(Fst=0.013)。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不一,除了甘蓝种群和番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很低外(Fst=-0.0184<0),其它种群间都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位点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寄主种群在Bem15和Bem31位点间存住连锁不平衡外,其余位点间均存在连锁平衡。(3) 2006年,利用6对SSR引物对5个寄主种群共216烟粉虱样本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发现位点BT-b159上遗传分化程度明显降低(2005,Fst=0.221;2006,Fst=-0.001<0),其余位点均有遗传分化的发生。寄主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比较明显(Fst>0,P<0.05),其中番茄种群和黄瓜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最高(Fst=0.3072),并可以初步确定转换寄主种群和第一寄主(甘监)种群间完全发生遗传分化的时间是住2005年以后。(4)通过比较2005年和2006年两年间的遗传参数,可以发现2006年各个寄主种群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普遍高于2005年的数值,初步表明各个种群的遗传变异随时间变化较快。通过对两年的寄主种群进行聚类分析时发现,甘监种群始终与番茄种群聚在一起,表明了这两个种群遗传相似性较高,而其它三个寄主种群的聚类关系不能确定。(5)对种群内部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时,首先将2005年和2006年的同一寄主上的种群划分为2个亚种群,进行种群内部遗传变异分析,结果发现同种寄主种群内部的遗传分化较为明显(Fst>0,0.0308~0.3810),其中番茄种群内部的遗传分化(Fst=0.3810)程度最高,大于番茄种群与其它四个寄主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甘蓝种群内部的遗传分化也相当显著(Fst=0.2738),黄瓜种群的内部变异程度最低(Fst=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