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S)在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是养猪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中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2, SS2)是致病力最强、研究最多的猪链球菌。近年来国内外对于SS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毒力因子的发现和功能的分析,如溶血素、自溶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烯醇酶等毒力因子的功能已经研究的较为清楚。与宿主细胞的黏附是细菌成功建立感染的关键,目前已发现SS2与黏附相关的蛋白包括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分选酶A、二肽基肽酶Ⅳ、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细菌表面蛋白丰富,目前的研究已经初步探明在SS2中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DnaK蛋白位于细菌表面,且其介导对宿主细胞的黏附。然而SS2热休克蛋白DnaK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菌体表面的丰度及其功能等方面目前未见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明:(1) DnaK家族蛋白在SS2表面的丰度;(2)这些表面蛋白在SS2与宿主细胞黏附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本实验室SS2分离株JX0811与强毒株HA9801的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最明显的差异是黏附能力:HA9801的黏附能力(7.6%)明显高于JX0811(0.2%)(p<0.01)。我们制备了SS2DnaK家族蛋白HrcA、GrpE、 DnaK和DnaJ原核表达产物的兔多克隆抗体,将SS2全菌包被后进行ELISA,以检测这些表面蛋白的丰度。结果显示DnaJ蛋白在两菌株表面的丰度最高,且HA9801DnaJ蛋白的丰度显著高于JX0811(p<0.01)。抗体黏附拮抗试验表明,DnaJ抗体的黏附拮抗能力最强。上述结果表明,DnaJ是SS2重要的表面蛋白,在SS2黏附宿主细胞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索SS2的黏附机制奠定基础。DnaK家族蛋白是热休克蛋白簇,热休克蛋白在细菌遇到各种环境和感染应激时均发挥着重要的修复和耐受作用。基于SS2DnaK家族蛋白的DnaJ与SS2黏附相关,我们以黏附能力高的HA9801菌株为模板构建了DnaK家族各蛋白基因缺失菌株,以在金菌水平上进一步分析DnaK家族蛋白在黏附和温度应激上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除了获得ASSU050301基因缺失株以外,未能筛选到hrcA、 grpE、dnaK、dnaJ以及hrcA-dnaJ基因缺失株,但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并将这些菌株命名为knock-down菌株,简写“kd”)。结果表明:相对于野毒株,dnaK(kd)、dnaJ(kd)以及hrcA-dnaJ(kd)和假定蛋白基因SSU050301缺失株的黏附能力显著降低(p<0.05)。与亲本菌株相比,所有突变菌株在热激温度(42℃)下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dnaJ(kd)菌株所受的影响最为显著。野毒株HA9801于42℃热激3h后,DnaJ蛋白水平和表面丰度显著上调;热激可以显著增强其对HEp-2的黏附能力。以上结果表明,猪链球菌2型DnaK家族蛋白的DnaJ与温度敏感性及其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有关。提示动物或人在感染后体温持续升高时,该菌可能通过上调DnaJ蛋白提高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力。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猪链球菌2型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