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恋大学新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共情对消极态度的改变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17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日渐积极。然而,公共媒体中与同性恋相关的报道多为负面事件;而且,即便是性少数群体的公益网站上,负面评论也不少。因而,考察当前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仍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同时,本研究拟通过共情启动方法,发现适合改变对同性恋消极态度的干预技术,为改善同性恋生存环境提供帮助。本研究包含两个研究。研究一采用《对同性恋的态度量表》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法(SC-IAT),调查了289名大学新生对同性恋的外显和内隐态度的现状;研究二采用2(共情:高共情状态,低共情状态)×3(测量时间:前测,即时后测,延时后测)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对来自研究一的60名消极态度被试进行实验干预,考察共情对消极外显和内隐态度的干预效果。研究结论如下:(1)异性恋大学新生对同性恋外显态度积极,内隐态度消极。外显态度上,对女同比对男同积极;内隐态度上,对男同、女同的差异不显著。(2)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在性别、生源地、了解同性恋、接触过同性恋四个变量上差异显著,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了解同性恋,是否接触过同性恋四个变量上差异不显著。(3)异性恋大学新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不一致,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且不显著。(4)共情对同性恋的消极外显态度和男同的消极内隐态度具有改变效果,并具有至少半个月的持续效应。(5)共情对女同的消极内隐态度不具有改变效果。
其他文献
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的下一站是哪儿?  墙上的地图被五颜六色的图案标记着,他们象征着一次又一次完美旅行的谢幕,每次归来时候失落的心情难以言表,也许我该规划下次的征途了。厌恶了以飞机和火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旅行,我想是时候换一种方式了,旅行轿车你觉得怎么样?  上世纪30年代,人们在火车站开始使用旅行车搬运货物和行李,那时的它的确还称不上是旅行轿车,渐
期刊
本研究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问卷为研究工具,以中国电信Z市分公司313名员工为被试,运用LISREL8.7和SPSS19.0软件对电信员工时间管理倾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