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从管理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理论视角,分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及探寻相关对策的专题研究。文章在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源起,内涵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道家、法家的管理智慧和相对于西方管理理论的优越性,适用性,结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实表现,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进而提出以中国传统管理智慧为思想导向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并指出该方案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引言部分概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文献,说明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中国传统管理智慧思考现实社会问题。
第一章、立足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词源学探讨,澄清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源起,多样化内涵定义和围绕概念内涵的相关争议。为后文的探讨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考察中国传统管理智慧中儒家、道家、法家对责任观念的理解,儒家伦理的责任观向现代管理提出了管理境界的要求,“道法自然”为现代管理提供了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规律说明,而法家的法治精神则为企业责任的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思想资源。
第三章、指出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相对于西方管理理论对培养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优越性和适用性。西方管理思想有着“重器不重道”的天生局限,在中国本土的应用中也有着水土不服的情况,而中国传统管理智慧对责任价值、责任规律、责任规范的丰富思想使其现代化应用成为可能。
第四章、关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实表现,指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主要表现在人本关怀不够,企业诚信缺失,环境污染严重和社会参与匮乏。
第五章、分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内在思想根源,儒家伦理思想无存造成管理境界失落,“道法自然”的管理方法未被遵循造成管理规律被破坏,法家思想贯彻不力造成制度真空是造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
第六章、提出培养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对策及其意义,要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上传承儒家伦理,遵循“道法自然”的管理意识,确立现代化的法律和制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