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金融服务于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产生的金融活动,它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转变金融发展模式的革命。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碳金融的发展对其影响甚大。中国开展碳金融时间较短,碳金融体系尚未健全,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缺乏开展碳金融积极性。然而,在低碳经济下,国内商业银行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的发展模式已严重制约了银行自身的发展。参与碳金融,能为商业银行提供转型契机,有利于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影响效应,有助于促进国内碳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共同发展。本文在阐述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现状以及整理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对银行的影响效应。首先从“为什么开展”、“怎么开展”以及“开展效应如何”三个理论方面阐述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动因、形式与影响效应。然后对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最后从外部机制的构建、带动效应的形成以及内部机制的完善三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影响效应做出积极的探索,并得到如下的研究结论: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碳金融能促进其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银行竞争力,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碳金融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积极性不足,急需构建并完善银行内部与外部碳金融机制。而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内商业银行的核心,其对碳金融开展的带动效应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