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研究是省科委攻关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工程》中《种植业新技术集成及其产业化工程》的子课题。该论文通过田间试验,希望为寒地井灌水稻防御冷水害、打井种稻的发展及水稻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 本课题以七星农场示范区为试验基地,七星农场处于三江平原的腹地,该地区所有的水田都采用地下水来灌溉。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虽然解决了水稻灌溉水源的问题,但由于井水温度过低,一般只有5.5~7.2℃,远低于水稻各生育期的适宜水温下限,若不采取井水增温措施,井灌水稻很容易受冷水害的威胁。为了防止井灌水稻冷水害的发生,研究增温设施——晒水池升温机理、渠道水温与气温的关系,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本田的水温、泥温、株高及水稻分蘖的影响等将是本田间试验的重点,从而摸索出水温随气温、太阳辐射等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 本课题针对井水增温措施,通过太阳辐射——水——土壤这一连续体,对晒水池一一渠道水温升温机理进行试验研究,利用静水情况下晒水池的升温机理,理论上推导出晒水池平衡水温的计算公式及晒水池规模即晒水池面积公式;利用高等数学知识推导出晒水池内各时间点的水温预测公式;探讨了晒水池水温与气温的关系及晒水池水深对水温的影响;找出了渠道水温与气温的关系;弄清了渠道水温随渠长、气温的变化规律,利用幂函数回归模型,分别建立了水温随气温变化的幂函数关系以及水温随渠道长度变化的幂函数关系;利用相关和二元回归的方法建立起渠道水温与渠长、气温的二元回归方程,相关关系较好,同时通过F检验;并且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本田的水温、泥温、水稻株高等的影响,总结出最优的井灌水稻灌水方式即“浅——湿——干”节水增温灌溉模式;最后通过水稻分蘖的田间调查,进一步研究了水温对水稻分蘖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结果,不但对七星农场示范区井灌水稻防御冷水害、稻谷高产、优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整个寒地稻作区的水稻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