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大学生作为未来进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思想素质教育是全面成才的关键性教育,志愿精神“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的核心思想为其提供思想源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志愿精神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培育和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对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五部分对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问题及有效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说明了研究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相关概述,详细阐释了志愿精神的内涵,中、西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相关思想,共产党人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者的看法,以及培养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问卷调查,内容包含调查的目的、问题设计和相关数据分析,大学生志愿精神体现出的价值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原因分析,首先用实际调查的结果作为参考资料,再对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因素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清晰理出具体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五部分:培育路径,针对前面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从学校、社会、大学生几个方面来看待问题,根据现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再结合当前志愿精神的培育现状,找出符合国情需求的有效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