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甲基苯丙胺为代表的新型毒品,其滥用率和依赖性日渐严重。本实验采用自身给药模型与认知功能药物干预的方法,探求青春期不同时期认知功能干预对成年期甲基苯丙胺自身给药以及觅药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用SD(Sprague-Dawley)大鼠。一半动物在青春期20天丰富、匮乏环境饲养后,进行20天的药物干预,另一半在青春期30天丰富、匮乏环境饲养后,进行20天的药物干预。其中,A和E组:20和30天丰富环境后,注射MK-801,连续20天。B和F组,20和30天丰富环境后,注射生理盐水,连续20天,作为A和E组的对照。C和G组:20和30天匮乏环境后,注射利培酮,连续20天。D和H组:20和30天匮乏环境后,注射生理盐水,连续20天,作为C和G组的对照。药物干预结束,进行水迷宫测试和甲基苯丙胺的自身给药实验。甲基苯丙胺自身给药训练剂量为0.03mg/kg/infusion或0.06mg/kg/infusion,每天4小时。随后进行FR(固定频率)、PR(渐变频率)剂量效应测试,所用剂量为0.015,0.03,0.06,0.09和0.12mg/kg/infusion。FR测试每天4小时,PR测试每天6小时。戒断14天后,实验大鼠进行消退及重建测试。结果1、青春期第20天开始认知功能干预实验中,水迷宫测试A组动物与控制组B组相比潜伏期显著增加,C组动物与控制组D组相比显著降低;FR测试,在甲基苯丙胺剂量为0.015mg/kg/infusion时,A组动物有效鼻触数和给药次数相比于控制组B组显著增加,C组相比于控制组D组显著降低,并且,在甲基苯丙胺剂量为0.03mg/kg/infusion时,C组动物有效鼻触数和给药次数相比于控制组D组依然显著性降低,但是,在高剂量甲基苯丙胺0.06,0.09和0.12mg/kg/infusion时,各组之间有效鼻触数和给药针数无统计学差异;PR测试,在0.03mg/kg/infusion剂量A组动物甲基苯丙胺的断点数相比于控制组B组显著增加,而C组相比于控制组D组显著降低,其余四个剂量甲基苯丙胺,实验动物各组之间断点数无统计学差异;重建测试中,A组动物甲基苯丙胺重建率与控制组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C组动物重建率与控制组D组相比显著降低。2、青春期第30天开始认知功能干预实验中,水迷宫测试,E组动物潜伏期相比于控制组F组无显著性差异,G组相比于控制组H组显著降低;FR测试,五个甲基苯丙胺剂量下E组动物有效鼻触数和给药次数相比于控制组F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而G组动物在0.015mg/kg/infusion和0.03mg/kg/infusion剂量甲基苯丙胺的有效鼻触数和给药次数相比于控制组H组显著降低;PR测试,与FR测试相似的是,五个甲基苯丙胺剂量下E组动物甲基苯丙胺断点数相比于控制组F组无显著性差异,而G组动物在0.03mg/kg/infusion剂量下甲基苯丙胺断点数相比于控制组H组显著降低;重建测试,E组动物甲基苯丙胺重建率与F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G组动物重建率与控制组H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匮乏组,无论青春期第20天还是30天开始认知功能干预,均对大鼠空间记忆、自身给药行为有影响。丰富组,只有青春期第20天开始药物干预才对大鼠空间记忆、自身给药行为有影响。而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药物干预的时间点不同造成的。认知功能增强剂可以逆转匮乏环境对大鼠空间记忆、给药动机、重建率的影响,并且无论青春期第20天还是第30开始干预,这种影响均显著;认知功能损害剂破坏了丰富环境对大鼠空间记忆、给药动机的保护作用,并且越早进行青春期认知功能药物干预,这种影响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