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盘状液晶材料具有延伸的芳香族核心,并且富含电子,所以它们可以和缺电子材料混合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比如缺电子材料TNF。电荷转移作用会改变液晶中问相的稳定性,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加入TNF后会使没有液晶相的物质产生柱状向列相或者六方柱状相。四氯苯醌(1,2,3,4-tetrachlorobenzene)和TNF有类似的作用。这都是由于电荷转移复合物的产生。由于电荷转移作用对超分子结构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现在很多实验室都利用这一点进行一些创新的研究。本论文中首先尝试添加缺电子材料三硝基芴酮(TNF)来改变苯并菲衍生物(2.3.6.7.10.11六已烷氧基苯并菲(TP6))的分子取向,并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来比较。本研究获得了新的结论与现象,即在添加TNF后形成了电荷转移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的形成促使了薄膜的取向,改变了其单畴区域大小、形貌织构、规整度本研究还尝试添加另一种缺电子材料四氯苯醌,发现并没有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但是依然对分子取向有一定影响。实验中使用偏光显微镜(POM)及X射线衍射(XRD)观察及鉴定盘状液晶分子的取向结构。经测定,两种体系的取向结构均为六方柱状相。另外,本研究还调研了液晶形状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且与公司合作一同制备高折光指数的液晶材料,并自己搭建系统利用电控液晶双折射测试来测定其折光指数。本研究还测定了电阻率,介电常数等一系列液晶光电参数,为下一步盘状液晶材料的测试做了一个辅助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