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惠芬是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乡土写作的女作家,独特的乡土经验是她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也使她笔下的乡土女性人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郁的悲剧性色彩。论文以“乡土经验”为核心视角,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批判方法、形象学、文本细读等理论及方法,以孙惠芬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乡土叙事文本的解读,深入探讨乡土经验在孙惠芬乡土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得与失。 一方面,独特的乡土经验丰富了孙惠芬小说的女性人物类型,展示了辽南乡土女性野性、泼辣的性格特点以及无法逃脱的悲苦命运。孙惠芬小说的女性人物塑造与乡土经验部分将孙惠芬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大致分为四类,城市梦中的沉沦者表现的是被城市勾走了魂儿的乡土女性,现实泥坑的守望者关怀的是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妇女的寂寞和悲哀,野性泼辣的反叛者展示出关东女人的肉体诉求和精神超越,而在无处不在的苦难者形象的塑造中,孙惠芬用冰冷的死亡呈现出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乡间悲剧。另一方面,对乡土经验的过于倚重也使孙惠芬作品存在局限性,碎片化的日常书写、故事化的苦难书写以及暧昧化的道德判断,降低了作品的批判性和深刻性。碎片化的日常书写在表现出作家乡土经验相对丰富的同时也使其作品呈现出对于乡土经验简单堆砌的特点;故事化的苦难书写表现出已远离乡土生活的作家对于乡村苦难故事的敏感性,然而这种频频出现的情绪爆发式的故事化书写也使作品对于人物的塑造走向泛化和单一,降低了其批判现实的力度;暧昧化的道德判断是作家乡土经验相对不足与女作家的写作偏好共同催生的产物,暧昧化的道德判断使作家的感性超越理性,并且在呈现乡土经验时渐渐偏离主流,走向民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