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变化发展当中,尤其到了80年代,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整个社会变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也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着变化,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观察、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变化的人类学纪录片。 本文立足于把人类学纪录片作为一种文明记录工具和文化传播载体来对待。通过对我国优秀人类学纪录片进行分析和探究,本文以跨文化传播传播的视角将关注点集中在:第一,不同民族之间跨文化传播的基础在哪里?第二、跨文化传播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何种影响?第三、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文化进步的一种表现还是在毁灭文化的多样性? 本文选取多部人类学纪录片,通过对这些纪录片的文本、结构和意义的分析去探究上述问题。人类学纪录片通过呈现少数民族生活状态、宗教状态、生产方式等,建构出少数民族文化所经历的发展变化,隐喻着文化产生与环境息息相关,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之间存在着的斗争、边缘文化所受到的冲击以及处于这种文化冲击和变化当中的文化边缘人的挣扎和苦痛。 本文认为,虽然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其产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每种文化都具有其价值和意义,但并非所有文化都能够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洪流中生存下来,文化进化是一种发展态势。每个民族的自身文化会受到其他强势文化的影响发生趋同性的变化,这种过程是不可逆的,虽然在时间上是相当漫长。 本文的价值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将人类学纪录片为载体,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分析和探究文化的发展与进化,并提出相关观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者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人类学纪录片记录文化、阐释文化、交流和传播文化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对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一些合理的启示,因而也具有一定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