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载体,如何有效保护与利用其特有历史文化价值已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和人居“返璞归真”性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量涌入城镇,村落“空居”现象十分明显,较多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村落正逐渐衰退乃至消失;同时由于人为过多干预与不恰当的保护措施,导致传统村落“失真”、“千篇一律”等问题也较为普遍,保护传统村落以及传统文化意义十分重大,保护传统村落便是保护人类文明、农村经济形态以及乡土文化,是研究我国人居文化、环境演变及未来发展的基础。本文以泸县兆雅镇新溪村作为研究区,针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作了如下五个方面研究。(1)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村落、村落文化景观等重要名词的概念;分析了国内外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指导性政策及建议。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则、重要导向及具体保护方式及策略。(2)以泸县兆雅镇新溪村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及相关史料文献从地理区位、历史文化沿革以及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新溪村建设现状,发现其有如下问题:(1)村内土地现状用地性质较为单一,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用地不足,村内新老民居建筑混杂,现状未有新区建设,给村内保护发展建设带来一定限制;(2)居民整体现状生活水平较差,村内具有保护价值的古迹处于无保护状态,极易遭到人为破坏。(3)在对新溪村现有物质文化景观、自然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分析基础上,选取了适当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价值评价的方法(AHP层次分析法),并从“历史影响价值”、“建筑遗存价值”、“民俗文化传承价值”、“景观价值”以及“保护开发条件”五个方面构建了价值评价体系,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评估新村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的价值。结果表明,历史影响价值、建筑遗存价值、民俗文化传承价值是新溪村最具保护意义的历史特征。(4)通过新溪村保护价值的综合评价结果,基于“以人为本”、“维持村落传统历史格局”原则,提出了以“一轴一带五区”为空间布局模式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设想与方案,并划分了新溪村保护区域及各区域规划实践模式。(5)最后,建立相应的实施与管理措施以保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落到实处,提出以下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管理及实施保障措施:(1)构建基于ArcGIS的传统建筑信息系统;(2)坚持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保护模式;(3)寻求合理的保护支撑模式。本文以新溪村为例研究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依据、方案及实施保障措施,从一定层面揭示了泸县乃至西部地区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历程及普遍现状,对研究传统村落相关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一定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