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课题以我国建筑节能为背景,以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工具,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举例说明,层层递进,研究在建筑节能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应用。课题针对我国现有高能耗建筑物的节能改造问题,从节能机制的角度出发,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EPC)并加以改进,通过恰当的机制激励和控制,使相关的社会各利益方在改造现有高能耗建筑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合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并且以赢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称为能源管理公司(EMC)。EMC在国内的运行遇到一些障碍,如融资难,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节能意识差,担保机制不完善等。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有效运作和发展,在很多方面需要结合国情加以分析研究,进行改进,比如该机制下的融资模式,组织结构,各利益方的合作博弈,风险管理等。
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我国现阶段推行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及其重要意义,介绍建筑能耗,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等几个相关概念。第二章介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现状,为下一章提出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作好铺垫。第三章是介绍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特点、经营方式等,在欧美、巴西和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将其引入建筑节能领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第四章主要研究在建筑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各利益方——EMC、业主和银行及物业公司的合作博弈关系,提出有利于业主和EMC合作的解决措施——以项目为基础双方合伙建立一个公司共同运作项目,降低交易成本;分析研究EMC和银行合作的理由及途径;研究物业在我国建筑物合同能源管理中的地位及其与EMC和业主的合作方式。第五章建筑物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模式这部分,针对我国EMC运行中的融资难的问题,借鉴美国和巴西的融资模式初步设计了适合我国建筑物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模式。第六章是建筑物合同能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这一部分针对我国建筑物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从客户和项目自身角度提出风险分析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中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的研究采用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行业的运作模式与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相结合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出适应我国建筑物合同能源管理的具体的融资模式,以及应用博弈的方法对社会利益方的合作方式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