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是指一定时期内将价格维持在边际成本以上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一种加成能力(Mark-up)。不同于国内已有的对中国垄断产业市场势力与福利损失的研究,本文以出口市场势力的实证测度与分析为主线,采用经适当修正后的Hall模型,以棉纺、麻纺、丝纺、服装等四个纺织服装典型行业为测度对象进行分阶段实证分析,并从国内、国外两个层次对潜在市场势力与现实市场势力相背离的原因作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进我国出口产业现实市场势力的相应对策建议。在模型的选取与运用中,文章采用基于价格——边际成本指数的Hall模型,根据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特征,把出口因素引入该模型,将出口市场势力的决定因素分解为:产出量变动、出口变化(出口量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化)、就业人数变动、国内工资变动、技术进步等几个部分。并结合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特点,分两个时间段用该模型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纺织服装出口具有较明显的潜在市场势力,其中麻纺和服装两个行业存在一定的“贫困化增长”趋势。加入WTO以后,中国潜在市场势力有所加强,并且麻纺的“贫困化增长”趋势有所缓解。尽管中国纺织服装潜在市场势力比较明显,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价格长期偏低,显示中国现实市场势力并不明显,即潜在市场势力并未完全转化为现实市场势力,出现潜在市场势力与现实市场势力相背离的现象。文章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企业恶性竞争,产品同质性和国外经销商的利润侵蚀。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如培养核心企业或组建企业联盟以形成“领头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差异化战略;引导与规范加工贸易,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和立法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