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内容之一在于探索一种新型的高效昆虫信息素剂型的可行性,其原理是依据小分子的信息素化合物能均匀地随油剂中的挥发性组分共释放的特点,以达到高效的恒定释放特点。其二研究了植物气味物质对昆虫性信息素诱蛾效果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 本研究探索了小菜蛾性信息素新的剂型。该新的剂型是以食用油为介质,200μl塑料离心管为小菜蛾性信息素的载体。该种剂型小菜蛾性信息素的含量在50μg时诱蛾效果最好。介质不同时,其诱蛾效果也不同,其中以花生油和蜂蜜作为介质时,诱蛾效果最好。小菜蛾的性信息素三组分((Z)-11-16:Ald:(Z)-11-16:Ac:(Z)-11-16:OH)比例在7:3:1时,诱蛾活性最佳。信息素剂型中加入抗氧化剂BHT或PRG能分别能够提高诱蛾量83.08%和50.25%。加入植物气味物质(Z)-3-hexenyl acetate和糖酒醋液(2:1:1)在田间均能提高小菜蛾的诱捕量,其提高百分数分别为18.20%和21.60%。微量的 (Z)-9-14:Ac(0.01%)对小菜蛾的性信息素三元组分((Z)-11-16:Ald:(Z)-11-16:Ac:(Z)-11-16:OH)也有增效作用。硅橡胶剂型与新的剂型PLG在田间持续一个多月的诱蛾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剂型PLG比硅橡胶剂型的小菜蛾诱捕量高17.41%。(2) 本研究开发出一种新的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剂型。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介质不同,在田间的诱蛾力也不同。其中以棉花油作为介质时,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在田间的诱蛾效果最好。当以玉米油为介质时,玉米油在性信息素诱芯中的用量不同,诱芯的诱蛾效果也不同。其中玉米油在10μl时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诱蛾效果最好。在以硅橡胶塞为载体时,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剂量在20μg时在田间的诱蛾量最大,50μg次之。当剂量大于100μg以上时,在田间对亚洲玉米螟的引诱力显著下降。当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剂量均为100μg时,不同的剂型在田间对亚洲玉米螟的引诱力不同。其中以硅橡胶塞作为载体时的诱芯(A1)在田间对亚洲玉米螟的引诱力相对较弱,而以5μl的棉花油为介质制成的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诱芯(B1)和10μl的玉米油为介质制成的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诱芯(B2)在田间对亚洲玉米螟有较强的引诱力。在田间的实验结果还表明,仅以玉米油作为引诱剂,对亚洲玉米螟成虫也有相当强的引诱力。 <WP=4>(3) 本文对斜纹夜蛾性信息素新剂型进行了探索。以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和蜂蜜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不同介质,其诱蛾效果不同。其中以蜂蜜和花生油作为介质时,诱蛾效果较好。以菜籽油为介质时,性信息素的含量在200μg时在田间可以引诱到最大的蛾量,而以硅橡胶塞为载体时,性信息素的含量在300μg时诱蛾效果最佳。在以菜籽油为介质时的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剂型中分别加入几种植物气味物质均能提高在田间的诱蛾量,其中加入气味物质(Z)-3-hexenyl acetate后的诱蛾效果最好。以菜籽油为介质时的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剂型中加入混合物C也能明显的提高诱蛾量,与性信息素A相比, 可以提高46%的诱蛾量。此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新的高效的剂型奠定了基础。(4) 本文研究了几种寄主植物气味物质对甜菜夜蛾性信息素诱蛾活性的影响。甜菜夜蛾雄蛾对几种寄主气味物质均有较强的EAG反应。在风洞的测定中,与性信息素Ph诱芯相比,诱芯Ph+Benzaldehyde,Ph+Phenylacetaldehyde,Ph+(Z)-3-Hexenyl acetate,Ph+Linalool,甜菜夜蛾雄蛾的降落率分别提高了101.41%,79.56%,60.56%,34.27%。在田间的诱捕实验中,与性信息素Ph相比,其中引诱剂Ph+Trans-2-Hexenal,Ph+Phenylacetaldehyde,Ph+(Z)-3-Hexenyl acetate,Ph+(z)-3-Hexenol,Ph+ethanol+acetic acid+ethyl acetate,Ph+Benzaldehyde增加的诱蛾量分别为38.75%,34.59,24.59%,20.84%,16.25%,5.84%。寄主的植物气味物质可以调控甜菜夜蛾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反应。这些新的甜菜夜蛾引诱剂可以在今后的甜菜夜蛾综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5) 本文研究了萎蔫的黑杨叶挥发性物质单一组分对棉铃虫性信息素引诱棉铃虫效果的影响。棉铃虫对萎蔫的黑杨叶挥发性物质单一组分的EAG反应不同,在所测定的化合物中,其中EAG反应最大的是Phenyl acetaldehyde,其次是Methyl salicylate和trans-2-Hexenal。当棉铃虫性信息素组分与各种萎蔫的黑杨叶挥发物混合时,对棉铃虫的雄蛾进行EAG反应测定,各种处理的EAG反应不同。与性信息素对雄蛾的EAG反应(0.48±0.07 mv)相比,反应最大的为Phenyl acetaldehyde+ph (0.73±0.06mv),其次是Benzyl alcohol+ph, Phenylethanol+ph, Methylsalicylate+ph, Linalool+ph, Benzaldehyde+ph, (Z)-3-hexenol+ph,(Z)-3-hexenylacetate+ph,(Z)-6-nonenol+ph,Cineole+ph, trans-2-Hexenal+ph,Geraniol+ph。棉铃虫雄蛾<WP=5>对萎蔫的黑杨叶挥发物单一组分与性信息素组分混合物在风洞中的行为反应进行了测定,在降落阶段,其中诱芯Salicylaldehyde+ph,Benzaldehyde+ph,Phenyl acetaldehyde+ph,(Z)-6-nonenol+ ph能够引起棉铃虫雄蛾较强的行为反应,棉铃虫的降落率分别为33.33%,22.00%,23.21%,22.22%,相对于诱芯ph, 其降落率分别提高了127.78%, 50.33%, 58.63%, 51.85%。在棉田的诱捕实验中,引诱剂trans-2-Hexenal+ ph在棉田的诱蛾量最大(166±67.60),其次是引诱剂S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