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建设保障房3600万套,使保障房覆盖率达到20%。公租房为目前保障房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保障房体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公租房不同于经适房、限价房可以通过直接销售回收成本,公租房“只租不售”,租金收益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需更多资金沉淀。国外经验及我国现状都表明,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投入,单凭政府“一己之力”是绝难达到的,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成为我国公租房建设发展的主要瓶颈,由此造成的公租房建设进度缓慢、供应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实施与完善,不利于我国“夹心层”群众住房问题的有效解决。另外,据中国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经超过10万亿元,而如此大规模的公租房建设,使得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地方政府财政更加捉襟见肘。所以,必须鼓励和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到公租房建设、经营管理等诸个环节,形成一种政府调节、民间建设的市场化合作模式,保证公租房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能够拓宽融资渠道,使民间资本参与到公租房的建设中,将政府投入资金以财政补贴的方式作为民间资本投资回报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在财政杠杠的作用下数倍地放大公租房的投资规模,将有力地加快各地方公租房建设的步伐。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公租房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阐述了目前公租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民间资本参与公租房建设的可行性,提出利用项目融资模式,将民间资本引入到我国的公租房建设中,然后对民间资本参与公租房建设的几种可行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藉此能为我国公租房建设融资带来新的启示,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及有效地解决我国“夹心层”的住房问题提供帮助。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的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对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与本文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界定和梳理,最后概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对论文研究问题背景及现状的描述和公租房融资问题的具体分析,通过对公租房融资需求特点及我国传统房租房融资模式的分析,对其中的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明确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三部分就公租房融资问题引入民间资本的收益情况、政策支持、资本充足性等相关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为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在对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项目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公租房建设,并对提出的几种融资模式进行了简单比较,最后选定ABS融资模式做为公租房项目融资的最佳模式,并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五部分为论文的总结和展望,概述了上文主要研究内容,对本文的研究论题进行了更广泛的分析,指出文章的不足并对研究内容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