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599例早产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在产科的并发症里,早产是比较常见的,早产儿容易发生各种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近期如缺氧缺血性脑病、ARDS、各种感染等,远期如慢性肺疾病、小儿大脑性瘫痪、失明(主要由于视网膜病变所致)、智力缺陷等等。早产儿在治疗和护理方面的花费都比较高,患儿家长乃至整个家庭都要承受非常大的经济负担,同时还要遭受精神上的折磨。早产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病症,病因复杂,早产的防治一直是产科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近20年来早产领域的科技进步主要体现在早产的预测、早产分娩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减少早产儿的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宫缩抑制剂的治疗、孕激素对早产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及儿科早产重症监护技术的进步等。尽管如此,早产发生率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已经成为发达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早产及早产儿相关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并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目的:通过对早产住院分娩病例临床特征的分析,了解早产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引起早产的原因及早产儿窒息的相关高危因素;为开展早产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以期降低早产的发生。研究方法:本课题拟收集某三甲医院2007年~2012年收治的早产住院分娩病例,通过对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了解早产的流行病学特征,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2检验,探讨引起早产的原因及早产儿窒息的相关高危因素;为早产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以期降低早产的发生。结果:1、数据的收集时间为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6年,共纳入住院分娩病历12637例,其中早产患者病例599例。6年期间该院早产率分别为6.2、5.4、5.7、4.6、4.5及3.9%,2007年最高(6.2%),2012年最低(3.9%),随着时间的增加,有下降趋势。2、晚期早产构成比最高(74.5%);其次是中期(14.4%)和早期(10.0%),极早早产最低(1.2%);治疗性早产平均比率65.4%,高于非治疗组(34.6%)。3、早产病例母体因素分布特征:(1)怀孕次数≥3次的早产占比46.6%,明显高于1、2孕次的28.4%和25.0%;(2)早产妇中有流产史的患者约有65%,流产史中采取手术方式(51.9%)最多;(3)年龄因素:2012年小于18岁和大于40岁组的早产率为12.5%(2/16),与其它年龄组(均值为3.8%)相比较高。(4)早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前3位分别为妊娠期糖尿病(15.0%)、贫血(9.7%)、乙型病毒性肝炎(6.0%)。(5)早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前3位分别为胎膜早破(42.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16.7%)、胎盘前置(9.7%)。4、早产群体的胎儿因素分布特征(1)早产病例里,胎儿肩先露(2.0%)、臀先露(9.0%)的值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文献值。(2)有1.3%的羊水过多,5.1%的羊水过少,和文献报道水平相比,稍高。(3)早产儿的体质量小于2500g者约有43%。(4)有10.0%属于多胎妊娠,远高于国内外的报道水平(2-3%);25.9%的研究对象发生脐带绕颈,与文献报道水平(13~25%)相比更高。(5)晚期早产儿阿普加1min评分8—10分(正常)的构成比率91.7%,远高于极早(60.6%)和早期早产儿(82.6%)组,且无死亡。5、早产组与非早产组人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的比较明显增加6、早产儿窒息的相关危险因素早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分析中看出孕周、并发症、宫内窘迫,出生体重为早产儿窒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6年来,随着时间的增加,受孕期保健措施干预过的住院分娩者,其早产率有下降趋势,其中以治疗性早产较多,同时妊娠并发症高,迫切需要防控;一些分布特点可能是早产的危险因素,其中母体因素包括:流产史,<18岁和>40岁年龄,合并糖尿病、贫血、乙型病毒性肝炎,胎膜早破,妊娠胆淤症,前置胎盘;子体因素包括:臀先露或肩先露,羊水异常,多胎妊娠,脐带绕颈等。
其他文献
目的外耳道软骨部肿物并不少见,但由于其部位深在,早期症状不明显,致使我们临床医生及患者本人常对此部位的肿瘤警觉性不高。在外耳软骨部肿物中,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较多,对它们进
煤低温氧化自热导致煤自燃,严重影响煤炭工业的发展,造成资源浪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利用煤低温氧化的基本理论,研究煤低温氧化过程中CO和CO2生成动力学特性,分析CO和CO2表观
随着全球一体化,不同国家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然而口译作为语言的桥梁,在这种背景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扩大,对口译的需求也是迅速
<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硒是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茶叶作为一种优质的硒来源,对人体硒的摄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硒的重要性,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和分布,茶叶中硒的含量以及影响
<正> 我院在1958年9-10月间试用马齿苋合剂治疗急性杆菌痢疾35例,现将其疗效及临床观察作一初步总结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35例急性杆菌痢疾均系成人男性患者,大部在入院前
将同批次茗科1号乌龙茶适制鲜叶等量分配给6个参试小组,统一参照闽南清香型乌龙茶工艺流程进行加工试制,结果表明:鲜叶弱光晒青30 min后,在室内摊晾1~2 h即可摇青;第一次摇青
运用薄层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茯砖茶加工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花是茯砖茶色素物质变化与色泽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主要表现为,发花期间叶绿素的深
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结合微合金化提高钢筋性能的生产工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铌微合金化钢筋在不同的控冷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组织,从而对钢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轧后冷却
研究了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和季节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中醇系香气总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游离态为春季>夏季>秋季,键合态为春季>秋季>夏季;加工过程中,游离态和键合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