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茅坡营小学双语教学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19860525a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本民族语不仅是最好的认识手段和学习其他语言必不可少的基础,而且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唯一可靠的立足点。这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双语教学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也是一个旧问题,但是由于各民族地区的差异性和双语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中应因时因地制宜。小茅坡营小学,是在建国初期创办的民族学校。这一小学的近五十年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也是整个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在此阶段的一个缩影。这一小学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阶段、曲折阶段、发展阶段和低谷阶段。在这些发展阶段中,影响这一小学双语教学的因素很多,内因主要有师资方面、生源方面、教学内容和方法、苗语本身的因素,而外因主要有社会变革、人口流动、家庭变迁、苗语生存环境和价值观念变迁。这一小学的双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促进民族认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近几年,随着学生数量的锐减,双语环境和语言价值观的改变,加上双语教学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和评价体系,这一小学的双语教学举步维艰。现在,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双语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师、建构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是这一小学双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双语的习得看成一个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双语习得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习得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对待双语教学,把它放在双语系统中观察和研究。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各界需要关注的问题。双语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还需要更多有志者投入到双语教学的研究中来,共同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体系。
其他文献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军校学员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必要基础。近些年来,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课程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
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变革,在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已经由教育的边缘模式,发展成为教育的主流模式。各具功能的网络学习平台应运而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