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飞行下裂纹转子的非线性特性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机动飞行下单盘裂纹转子的非线性响应和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机动飞行产生的附加离心力和附加陀螺力矩对裂纹转子系统非线性响应的影响。 对于机动飞行过程,建立了水平盘旋、俯冲拉起两种机动飞行附加载荷的计算模型和机动飞行下Jeffcott转子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对转子的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机动飞行所产生的附加离心力和附加陀螺力矩使得转子发生明显变形。 对于非线性研究方法,提出了周期采样峰-峰值图和改进Poincaré映射两种非线性分析方法,并用其研究了Duffing方程、粉碎机锤片振动、振荡电路和Lorenz系统的非线性响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方法既改进了Poincaré映射的一些不足,又具有一些新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是切实可行的。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推导了含裂纹轴的刚度,并分析了裂纹深度、细长比等因素对其刚度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裂纹越深,转轴的刚度就越小;细长比越大,裂纹对轴刚度的影响就越显著;小裂纹情形下,可仅考虑刚度在垂直裂纹方向ξ的变化情况,当裂纹较大时,两个方向的刚度要同时考虑,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 最后,研究了裂纹转子在平飞、水平盘旋和俯冲拉起等状态下的非线性响应,发现:开闭裂纹模型比余弦裂纹模型具有更强的非线性,可用2/3倍临界转速附近的非线性响应来判断裂纹是否具有开闭性质;平飞状态系统的非线性响应主要集中在1倍临界转速以上:响应进入混沌的道路有拟周期环面破裂、周期3运动失稳和阵发性混沌进入混沌三条道路。水平盘旋和俯冲拉起均对系统的非线性响应起到了抑制作用,但是系统响应的振幅明显增大,因此增大了转轴发生断裂和碰摩的可能性;水平盘旋和俯冲拉起对深度非线性响应的抑制作用不是很明显;并且,水平盘旋和俯冲拉起会激起转角临界转速分频附近出现非线性振动或峰-峰值较大幅度的跳跃。 本文的研究对飞行器转子的设计、故障诊断和在线检测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人们对临近空间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就对其的开发利用而言,升浮一体飞行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升浮一体飞行器由于所处的飞行环境以及能量来源的限制,要求飞行器的机
离子液体是一种在室温或室温附近呈液态的新型有机盐。它们具有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更优越的优点,且大多数与有机溶剂有很好的相容性。由于它们具有独特的性质,例如:低蒸汽压,宽液
近年来,提高船舶推进效率,节省燃料消耗和减少船舶震动已成为船舶设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国内外对特种推进器在这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视,并在船舶推进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创造
近年来,行人交通研究开始受到关注。本文回顾了行人交通研究的进展,基于现场实测,获得了中国大城市行人流的基本特征,并采用流体力学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了数学建模和数值模
在新世纪能源发展道路上,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双馈电机由于其变速恒频的优良特性及高效低成本的节能特点,在风力发电和抽水蓄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对双馈电机运用于风力发电领域的研究较多,在于风速随机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最大风能捕获,高效率利用风能;同时降低系统配置的变频器容量,减小成本,实现机电系统的柔性连接。本文立足于理论和实践,对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
在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电力系统商业化运营对电力公司的运行和调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准确、及时抄录用户的用电量和线路的参数,计算线损,做好线路的优化,还需要了解每天的用电曲线,做好负荷预测,为电厂或者电站进行有效的反馈,使其能更有效地制定发电计划,这样就需要具备实时性高、准确性好的远程自动抄表技术。随着硬件技术尤其是芯片技术的发展,过去那种以单片机为核心、功
飞行器在高超声速条件下采用成像制导时,飞行器与来流作用引起的气动光学效应是制约成像末制导精度的首要因素,气动光学效应的核心影响又表现为对目标光传输的影响,受到影响
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在诸多工程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越是复杂、极端的工作环境,越能体现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异特性,所以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常见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运输
特征选择是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类评估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开展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取算法的研究,结合目前国内外已提出的各种特征选择算法,针对电力系统动态数据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方法,完成了暂态稳定评估最小特征组合的寻优。论文阐述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主要评估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阐述和分析了数据挖掘的特征选择方法的基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