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间接反证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证据进行审判是近代司法制度的根本原则。所以,无法为所主张的权利举证,该权利实际上就会变得毫无意义。由此可见,在普遍实行证据裁判主义的现代诉讼中,证据是法官认定案件的事实基础。当事人之间进行辩论及法官的最终裁决,都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而在诉讼实务中经常碰到没有直接的证据,很多情形必须靠间接事实来推认主要事实,在间接事实的推认中,间接反证经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间接反证通常是指就主要事实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已经暂时地证明在经验法则上足以推认该要证事实的间接事实存在时,对方当事人藉由证明与该间接事实对立的另一间接事实,来妨碍对主要事实的推认。间接反证理论在很多国家都有相关规定,对其理论探讨很丰富,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本文在对间接反证进行概念阐述及定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法理分析,阐述了不同学者对间接反证理论的态度。通过研究间接反证理论在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发展与运用,从而发现间接反证的理论基础及司法实践情况。并将间接反证与推定、表见证明、举证责任转换与我国举证责任倒置等现有相关制度比较,最终对间接反证理论进行合法性评估,并廓清其适用范围及效果,以期填补我国证据制度中存在的理论空白。间接反证理论对于贯彻民事证据法的根本目的——发现真实,在证据法上体现公平与正义,维护诉讼上的平等,防止突袭裁判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也具有重要指导。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食品行业的革命。转基因食品的兴起使得困扰我们的粮食危机有了新的解决途径。随着转基因食品的不断普及,其优势也在不断显现,在营养价
习近平总书记于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出台相关文件,从战略总体设计、实施方略与规划等层面做出了部署,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开展。为确保到2050年我国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必须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这就要求有效构建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体系是否能够构建,关系到乡村振兴工作最终成效如何。通过对我国各地区部分村庄的访谈调查发现,乡村振兴工作中
学位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人口流动性增大,部分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