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2.0物理层中时钟发生器和时钟恢复电路的设计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51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先对USB2.0标准做了简要介绍,根据其对物理层工作的要求和USB2.0数据传输的特点,给出了时钟发生器和时钟恢复电路的设计目标。由于该时钟发生器和时钟恢复电路都是基于锁相环结构的,所以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锁相环的环路参数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其中重点分析了锁相环的噪声特性及其对各种噪声传递函数。   在时钟发生器的设计中,本文介绍了从系统级到电路级的锁相环设计的整个流程,并对电荷泵电流匹配性、电荷共享和压控振荡器的延时单元对噪声的抑制性等问题都做了详细讨论。   时钟恢复电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USB2.0标准规定了其物理层芯片必须能在12个bit的时间(约25ns)里恢复出时钟信号,这就增加了其物理层时钟恢复电路的设计难度。为此,本文采用了Burst-Mode型的时钟恢复电路,该电路包括了一个偏置锁相环,一个延时锁相环和一个Burst-Mode电路,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数据中恢复出时钟信号所需的时间非常短,因此能满足USB2.0的设计要求。   本文使用Chartered0.35umCMOSMixSignal工艺,完成了整个芯片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时钟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为480MHz,占空比为50%,功耗为46mW;时钟恢复电路的时钟建立时间约为4ns,功耗为64mW。芯片的总体面积为3.64mm2(包括PAD)。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2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58-01  作者简介:罗娜,女,汉族,生于1987年11月,山东淄博人。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國画作品《早春图轴》《雾雨江村》《远岫云迷》等作品在省市级国画展中获奖。
期刊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率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微波无线接入系统以其光纤级的传输特性、超大的容量和高效的频谱利用率已经使其逐渐成为移动蜂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