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湿驱动光开关节点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光交叉连接为核心的全光交换则是光纤通信未来发展的方向。光开关作为光交叉连接的关键器件,在光通信领域始终都是研究热点。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在调研了光开关的研究现状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湿驱动的非机械式光开关器件结构。器件由四层结构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上盖板、波导平板基底、电湿驱动内芯和下盖板。其中,波导平板基底的波导阵列节点处设有通孔,电湿驱动内芯也设有与之一一对应的通孔。设有气穴的上盖板、胶合有弹性储液池的下盖板与波导平板基底、电湿驱动内芯形成具有气液共同作用于光开关节点及阵列的双层三明治夹心结构。每层结构可独立制作完成,易于组装和集成,成品率高。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湿效应改变电湿驱动内芯通孔的表面张力以驱动其内微液注运动,结合气泡内气压形成可往复运动的“电湿活塞”效应,驱动光开关节点通孔内折射率匹配液的填充与否来实现光的“开”与“关”,完成光开关的功能。2、提出了一种新的液滴接触角的测量方法,此方法采用垂直拍摄法替代传统的侧面拍摄法测量液滴的接触角,以研究“导电基片/绝缘膜层”表面的介质上电湿驱动特性。以“垂直拍摄-测量直径法”取代传统的“侧面拍摄-提取轮廓-函数拟合求导法”,避免了接触点的寻找与函数拟合,提高了测量效率。实验获得了与理论值一致的电湿效应图形,从而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3、对电湿力驱动毛细液柱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以微流道液体运动理论分析了电控毛细现象,对光开关单元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开关结构插损小于0.5dB,消光比可达45dB,响应时间约为ms量级。
其他文献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原始森林里,居住着一群与世隔绝的人,他们将房屋建在西米棕榈树上,离地面通常有6到25米,有时甚至离地50米,他们靠西米棕榈树干做成的简陋梯子爬上爬下,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最近30年间,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基底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已经有关于SERS基底运用于环境以及药物方面分子的痕量检测方面的报道。金纳米粒子以及银纳米粒子本身具有的特性,已发展为SERS中最常用的活性基底。本论文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研发(特别是金以及银纳米粒子)及其在食品安全中应用为主要内容,分3部分论述。首先,详细研究了几种不同纳米粒子(金纳米球、银纳米球、银纳米线、金纳米棒
近二十年来,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吸引了化学、物理、材料和微电子等领域的注意。因为OFETs是有机集成电路的重要组成,在柔性智能卡、低成本射频识别以及有机显示等前沿应
红毛猩猩浑身红毛,手臂比腿长,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雨林里。它们不太爱发出声音,常常静坐不动,像是在思考中的哲学家,因而在马来语中称它们是“森林的人”。它们大部分时间
与普通的材料相比,左手材料具有一系列异常的性质,如双负特性(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小于零)、负折射特性(材料的折射系数为负值,即在交界处,折射波、入射波居于法线同侧)、后
托盘作为方便的集装化用具,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何构建我国社会化托盘共用系统实现托盘的一贯化运输正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为响应铁道部《中国铁路“十
作为一个复杂的机电设备工程系统,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总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的进步而发展。对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不断探索创新,是推动船舶设计发展的强大动
眼睛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其构造十分奇妙、复杂与精致,具有精密的光学系统结构,执行着摄像功能和信息分析传送功能,角膜总的屈光力一般为42.18D,而整个眼睛屈光力为58.60D左右,角膜屈光力约占整个眼睛屈光力的70%,且其屈光力主要由前表面决定,因此角膜前表面微小变化的形态都会最终影响到整个眼睛的屈光状态分布,从而直接影响眼的视功能。角膜的病变可以分为物理病变(如划伤、破损及疤痕等)与光学病变(如
随着飞秒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获得大带宽、高峰值功率的脉冲激光,研究飞秒脉冲激光的传输与控制问题是激光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透射型体Bragg光栅拥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