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择校是我国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乃至分布不均引发的热难点问题之一,也是20世纪80年代来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最具争议性的世界议题之一。在国际教育倡导的公平、质量和发展背景下,鉴于我国义务教育乃至基础教育阶段择校面临的种种困境,本文以美国择校政策—爱荷华州开放入学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献梳理为根基,兼用文献法、个案法和比较法,运用政策阶段模型对其政策制定、实施状况和其果效价值构建尽可能完善的分析框架,进行探讨,并与他州作比,发现该政策不仅在促进教育公平—赋予家长教育选择权、促进鼓励家长参与、增进民族融合和学生参与人数逐年稳步递增等方面基本达到政策预期目标;且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学生学业成绩和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等方面均凸显出卓越的绩效。本文旨在探究其政策价值合理性基础上,对我国择校提供有意义的借鉴。本文由绪论和四部分组成:导论:主要介绍基于国内思考、国际趋势和对象国借鉴阐释选题缘由和论文写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肯定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也试提出不足之处;还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构图。第一部分:主要对美国开放入学政策的概貌试做一全景式阐释。具体包括:开放入学政策的历史嬗变、国内发展现状及其现有相关争论,对其总体把握。第二部分:运用个案法主要对爱荷华州开放入学政策这一案例进行研究。具体包括:爱州开放入学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其果效基于公平和绩效维度考察,以期检验其政策的价值合理性。第三部分:基于比较法主要以爱州开放入学政策为基点,分别选取“同质”—威斯康星州(强制性跨学区);“异质”—阿拉斯加(强制性学区内)、罗德岛(自愿性跨学区)和夏威夷(自愿性学区内),从政策文本和实施果效两方面作比,以期更深入剖析从而全面认识爱州开放入学政策的科学性。第四部分:主要对我国择校问题尝试提出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