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chCon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现流动人口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绍兴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流动人口也持续快速增长,到2014年底全市流动人口总量已突破151.67万人。大量涌入的流动人口,一方面为绍兴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要素支撑,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人口总量的大幅增长,也给城市承载力构成严峻挑战,资源"瓶颈"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加强对绍兴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提升流动人口治理能力,构建具有绍兴本土特色的现代化流动人口治理体系,对促进绍兴深化改革、加快大城市建设、重建现代水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得比较详实的资料,描述了绍兴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现状,分析了绍兴市流动人口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梳理了绍兴市流动人口治理体制、治理主体培育情况,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社会访谈的方式对绍兴市流动人口治理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当前绍兴市流动人口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运用了人口流动理论、治理理论、社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完善绍兴市流动人口治理的策略。本研究认为,当前绍兴市流动人口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动人口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尚不到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多元治理主体缺乏合作互动,政策法规设计与实际落实不一致,流动人口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绍兴实际,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具体为:探索积分制模式,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强主体间合作互动,优化现有组织架构;发挥人口政策导向作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开展自我服务和管理,提升流动人口基本素养。
其他文献
本研究是一项以描述为基础的解释性研究。通过大量的而深入的访谈调查,以及对有关文献、档案资料的研究,结合笔者曾经部分亲身参与性观察,按照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法,从政治学
在我国学前教育中,处处存在"为了儿童"的教育。随着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基于儿童"的理念呼之欲出,要求基于儿童的体验、基于儿童的视角、基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处境。幼
目的探讨肿瘤住院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1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
米勇主任医师继承和发展导师徐占英教授的临床经验——以神阙为中心的十字取穴法,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验之临床,获效颇丰。该方法从阴阳、三焦、经络、脏腑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的阶段,随之暴露出来许多的矛盾,财政收入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政府承受了愈来愈重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开始做出了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的经济竞争已突破区域的限制,激烈程度加剧。我国作为全球经济整体中实力比较强的经济实体,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济发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