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区内煤种齐全,煤质优良。截至2018年底全区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产量全国第一,是我国最重要的煤化工示范基地。煤中元素好比“双刃剑”,煤中某些元素富集可作为高元素煤进行特殊利用,如利用煤中锗、镓等战略性矿产,但一些含量较低的微量元素如砷、硒、铅、汞等元素未得到有效控制而排放到环境中则造成环境问题。故研究煤中元素的含量及赋存状态是指导煤炭清洁利用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煤炭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煤炭为基,依据整体性、差别性、可行性原则下进行煤炭采样,通过实验测试得出所采煤样中各元素含量、硫分、灰分等数据,再依据现有的研究及参考我国各种矿产工业要求建立符合我国的高元素煤指标划分方案,结合我国煤中元素含量背景值对于内蒙古煤中元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其次运用数理学方法分析与环境影响最大的微量元素砷、硒、铅、汞与灰分、各种硫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出这些往往被忽视的微量元素在煤中的赋存状态,为煤炭清洁利用提供指导。本文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整体上看内蒙古煤中常量元素高度富集Na2O、CaO及MgO,其他常量元素表现为轻度富集水平,微量元素As表现为轻度富集水平,其他微量元素低于或与中国煤背景值相当。(2)整体上内蒙古煤中Pb元素与灰分呈中等程度相关关系,表明煤中Pb元素主要以无机态形式赋存于煤中,陆源碎屑侵入是其主要物质来源;As、Hg、Se元素于灰分呈极弱相关性,表明这三种元素与无机态关系不紧密,这不利于煤炭清洁利用。(3)煤中Pb与各硫分之间关系极不紧密,煤中As元素主要以无机硫为载体,煤中Hg元素与各硫分之间相关性关系不紧密,煤中部分Se元素以硫酸盐硫为载体赋存于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