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慈善法》颁布实施,使得基金会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对于新疆公募基金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新疆公募基金会已经达到24家,截至2014年底,新疆公募基金会总资产达到14840.05万元,在妇女、儿童、残疾人、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发展空间还很大。笔者先是从基本概况和发展现状两个方面描述了新疆公募基金会的特点、产权特征、历史发展、法律制度框架、数量及规模、收入结构、活动领域、人力资源、治理现状等。发现新疆公募基金会多为政府推动生成,目前规模较小,集中分布在省会城市,只有3家位于其他地(州、市),资助方向偏好于教育等传统领域,运作模式以项目运作为主。由此可以看出新疆公募基金会的发展具有政府主导推动成立运行、数量及资产规模不大、地域发展相对集中、以项目运作型为主等特点。本文结合笔者在新疆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访谈结果,运用资源依赖理论,从法律制度、资金募集力度、活动领域、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内部治理等方面分析了新疆公募基金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探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新疆公募基金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些问题在所难免,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新疆公募基金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多个部门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大力推动。为了有效解决新疆公募基金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作者在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突破制度障碍;调整基金会运作模式,使其从项目运作型转变为公益资助型,提高基金会的资金管理能力;通过建立行业服务机构,促进内部分工协作等方式,克服新疆公募基金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而且这些对策对于新疆公募基金会健康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