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古代小说中出现的“长人”为研究对象,有重点的辑录出志怪小说中塑造的诸多长人形象,在列举其发展演变中所呈现出的仙、神、鬼、怪等形象的同时,进一步剖析其出现的深层原因,并通过对长人形象发端源流的探讨,描述长人形象成熟丰满的轨迹。
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体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从原始意象、本义形象、引申义形象三个方面来对长人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通过分析中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丈”的发展演变来理解长人的具体高度。长人的原始意象是指原始神话中的盘古、烛龙形象,它们首开这一神秘形象的艺术源流;本义形象是指古代小说中所塑造的社会人、巨人和长毛人形象,本文在追溯其传统的历史渊源时又或多或少地显示出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这一部分的长人既包括对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社会人的记载和反映,也包括小说家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所塑造的巨人和长毛人形象;引申义形象即长人的变体,指长人在志怪小说中所呈现出的仙、神、鬼、怪等形象,这一部分的长人形象一定程度上又折射出我国古代文化精神的实质。
第二部分在对长人形象进行归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长人形象整体上的特点,即长人不仅具有相对独立的素材意义,同时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长人作为中国古代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独特形象,不仅承载了丰富的人文意识,还具有哲学探讨的深刻意蕴。它在故事中所展现出的超现实的存在特质,既是一种亦真亦幻、似真似幻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是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文学形象。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主要探讨了长人形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小说中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之多的长人形象,缘于以下六个原因:(一)是神话的先导及对远方异域的想象;(二)是神秘主义的宗教情怀是古人创作志怪小说的原动力之一,也是长人形象出现的助动力之一;(三)是在祥瑞祸福观念影响下出现的长人形象;(四)是搜奇集异的神秘感和对大千世界的神往;(五)是中原地区的作家或汉族作家的大族自豪感及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六)是采用居高临下的视角,用巨人的眼光来俯视人类的懦弱渺小。
第四部分在对长人形象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指出长人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开创意义,以及它对后世历史演义、侠义小说中战将形象的塑造所产生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