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催化黄酮苷分解的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200710081202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称GO)是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具有弱酸性、双亲性等多种性能。GO独特的层状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结构中多种含氧官能团的存在,使得其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固体弱酸型催化剂被应用于催化领域。本文以GO为酸性催化剂催化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分解,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GO的催化效果,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制备的GO的结构与性质进行分析,对GO催化黄酮苷类化合物分解的反应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反应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模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多种改良的Hummers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首次将GO用于催化橙皮苷(hesperidin,简称为HPD)的分解反应,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制备的GO的催化效果;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具有最好催化效果的GO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O负载了大量的含氧官能团(-OH,-COOH,SO3H等),层间距为0.93 nm,-SO3H的密度为0.90 mmol/g,GO组成为CH0.06876O1.4057S0.07330。HPD分解主要生成了橙皮素-7-β-D-葡萄糖苷(hesperetin-7-β-D-glucoside,简称HBG)和橙皮素(hesperetin,简称HPT),本文对HPD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以无水甲醇为溶剂,GO用量为40 mg和反应温度为75℃的条件下,反应进行8 h HPD的转化率为89.24%,HBG收率为10.24%,HPT收率最大为57.18%;HPD的分解反应为双平行连串反应,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2、通过Hummers法、改良的Hummers法以及本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得到了氧化石墨烯(GO),并采用XRD、元素分析、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GO的结构与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的GO的氧化程度最高,-SO3H的含量最高,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的GO的层间距约为1.02 nm,组成是CH0.06733O1.5644S0.1020,-SO3H的密度为1.17 mmol/g。并将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的GO用于催化分解柚皮苷,结果表明,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的GO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并对柚皮苷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该反应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反应溶剂,GO用量为60 mg和80℃下反应12 h的条件下,柚皮苷转化率为87.35%,普鲁宁收率为15.97%,柚皮素收率为59.27%;GO催化柚皮苷的分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讨论其发病机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1—2012-09收治的27例
本文通过考述北魏、北周、唐时期出现的诸多追祖李陵的现象,以“拓跋鲜卑系李陵之后”为讨论中心,从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的视角出发,来重新梳理和解析此类深为学界所质疑的追
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地区,也将不可避免经受重重洗礼。如何更好地引导新疆尤其是南疆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实现现代文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被广泛的运用,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智能化发展背景下,供应链包装在智能物流过程当中,有着十分重要
<正> 茶芎又名抚芎,为伞形科植物茶芎(Ligusticum sinense Oliv. cv. Chaxiong Mss.)的根茎。是江西特产中药之一,主产于江西省九江地区的武宁、瑞昌等县,在明、清年代已有大
<正>日本、韩国都是世界文化产业强国,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实施,不断完善立法,推进战略规划,各自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竞争优势。日本文化产业以动画、动漫、游戏、出版
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包括两个基本的面向:其一是主权国家依照宪法和相关法律对国内那些因人口、宗教或民族身份处于少数地位的群体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在平等、非歧视的
四字结构是集音美、形美、意美为一体的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也是汉语中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四字结构的特点使得译者在将其翻译成英语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大学生主体的个性化特征凸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基础理论课程改革面临迫切需求。《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的基础理论课程,其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应用型
笔者自1998年以来从事柿苗繁育工作,所嫁接繁育的甜柿品种主要为富有和次郎.读了贵刊2012年第5期上所登"接穗枝龄和嫁接方法对甜柿嫁接苗的影响"一文后,心有同感:进行春季甜柿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