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麻疹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麻疹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主要感染儿童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尽管在过去40多年具备了完全和有效的疫苗,但是麻疹仍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2004年(具有统计数字的最近年份)全球有454000人死于麻疹,其中多数是儿童。WTO认为,通过核查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可以判断新发病例是否预示新的流行。因此,对于麻疹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研究,是麻疹控制工作中实验室方面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课题通过对昆明地区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了解本研究中麻疹病毒的变异情况,以及与麻疹患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麻疹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38例麻疹患儿急性传染期静脉血2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麻疹病毒血清IgM抗体;同时收集其中30份麻疹患儿的尿液标本,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尿液标本中所分离到的麻疹野病毒株的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的516个核苷酸进行双向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麻疹病毒基因库中的参考株进行比较,然后以核蛋白基因羧基末端的543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同时收集麻疹患儿的临床流行病资料,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38例麻疹患儿的血清麻疹IgM抗体均为阳性,阳性率100%。从30份麻疹患儿尿液标本中分离到7株麻疹野病毒,阳性检出率为23.33%。麻疹患儿出疹后6天的尿液标本中仍可检出麻疹病毒。2.从分离到的7株麻疹野病毒株中随机选取4株,对这4株麻疹野病毒的核蛋白(N)羧基末端的516个核苷酸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Genebank中的麻疹病毒的23个参考株进行基因亲缘性关系比较,证实该4株麻疹野病毒均为H基因型。3.将所分离到的4株麻疹野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的543个核苷酸序列与WHO中国流行的H1型参考株China93-7、H1a型参考株China93-2、H1b型参考株China94-7、H2型参考株China94-1的对应序列做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分别构建核苷酸序列亲缘关系树和氨基酸序列亲缘关系树,所分离到的昆明地区麻疹野病毒均为H1a基因型。4.4株麻疹病毒核苷酸序列与WHO的H1、H2基因型参考株China93-7、China94-1所对应的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1~0.047和0.332~0.398,而与H1a的遗传距离为0.010~0.033。4株麻疹野病毒组内核苷酸遗传距离为0.005~0.040。与WHO的H1、H2基因型参考株China93-7、China94-1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88~0.149和0.205~0.282,而与H1a的遗传距离为0.003~0.066。4株麻疹野病毒组内氨基酸遗传距离为0.010~0.073。说明昆明地区的麻疹野病毒株主要为H1a基因型。5.4株麻疹野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543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6%~98.9%,核苷酸的差异为6~22个碱基;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5.6%~99.6%。与H1标准株China93—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9%~99.7%,氨基酸同源性为89.9%~94.8%。与H1a标准株China93—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9%~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4.8%~99.7%。6.本次研究中,麻疹患儿最小年龄为51天,最大11岁,≤2岁的患儿共30人,占本次研究总病人数的78.95%。说明麻疹高发年龄是≤2岁的婴幼儿;男女患儿的比例为1.53:1,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7.从麻疹患儿尿液标本中分离到的7株麻疹野病毒株中随机选取4株,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均为H1a基因型,但这4名患儿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见表8),表明麻疹患儿的临床表现和麻疹病毒的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8.本次研究中的麻疹患儿均为散发病例,未发现爆发流行的病例。所收集的病例中昆明市区以五华区和西山区病例最多,周边地区以禄劝患者病例数最多,病人数均为7例。9.38例麻疹患儿中,未免疫和免疫史不祥的病例数占总病人数的81.58%。结论1.目前昆明地区流行的麻疹病毒优势基因型为H1a基因型,与云南省2005年的本土流行株基因型一致,未发现有明显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未检测到H1b和H2基因型。2.患儿的临床表现与麻疹病毒的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3.麻疹患儿的年龄跨度大,但以≤2岁的婴幼儿为主,且以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患儿居多。
其他文献
期刊
研究背景: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性疾病,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日本血吸虫病疫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已经成为开发以PCR为基础的新型分子标记的重要资源。综述了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出现的EST—SSR、CAPS、SN
目的:氢醌(Hydroquinone,HQ) ,又名对苯二酚(C6H6O2),为晶状固体,广泛用于化工和医疗行业,氢醌还是苯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之一。氢醌在许多实验系统中均可引起遗传损伤。在长
梓潼县举行循环农业生态养殖园区建设项目和生态循环农业全产业链项目签约仪式。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宋维平和梓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签字仪式。据悉,当日所签订的循环农
采用RT-PCR,从Hela细胞的mRNA中扩增人sTNFR1基因,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T载体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重组质粒亚克隆,转化入大肠杆菌,测序证实其序列与基因数据库中sTNFR1
1995年3月~1997年5月与2002年1月~2003年3月我们分别做了2次输血后丙型肝炎(HCV)感染率的调查.本文检测受血者血清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旨在探讨本组受血者感染HCV的情况,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