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古代各朝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盐的生产和运销,并将其作为国家专卖物品予以控制,金代更是以盐作为榷货之首。学界以往对金代盐业问题的研究多局限于管理制度与机构,很少涉及其他方面。本文从金代的制盐技术、食盐产地和行销范围以及私盐问题三个方面对金代盐业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运用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对金代食盐的生产技术进行推断与研究。金代的盐主要有海盐、土盐和解盐三种。海盐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刮土淋卤、烧灰淋卤、挖井取卤水制盐、晒制四种方式。土盐的制作则从刮土,制卤,结晶成盐三个方面描述。解盐则对解盐的畦田形制,咸淡均匀搭配,蒸发等环节进行了介绍。由于海盐与土盐在制作工艺上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对两者做了比较。本文以“路”为单位,对金代盐业的产地与行销范围进行研究。食盐行销范围划分主要根据环境、习惯、运输成本等,本文主要探讨了存在混乱的山东与沧盐司的行销范围,解盐的行销范围,并将山东盐使司的盐场行销范围以表格的形式列出。金代私盐的形式主要从达官贵人、百姓、盐场、越界销盐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从盐业政策、盐价、盐的质量等方面说明私盐产生的原因,包括解盐走私的特殊原因;针对私盐问题在管理机构、盐官、法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