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迷迭香酸是天然多功能酚酸类化合物的一种,是紫苏中一种具有多种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紫苏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的了解与深入研究发现,紫苏中迷迭香酸的含量竟高达1.29%。本实验以唇形科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cens)为实验对象,首次从紫苏中克隆得到了迷迭香酸合成途径酪氨酸支路中的关键酶基因羟苯基丙酮酸还原酶(Hydroxyphenylpyruvate reductase gene,HPPR)的启动子序列,由于 HPPR作用的底物4-羟基苯丙酮酸是迷迭香酸的前体物,同时也是尿黑酸的前体物,所以HPPR被认为是迷迭香酸合成途径中第一个特异性关键酶。因此分析HPPR基因启动子具有的顺式作用元件,为进一步验证HPPR启动子在逆境应答中的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紫苏的遗传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1)根据数据库中HPPR基因cDNA序列(Genebank登录号:HM587131.1),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HPPR基因DNA,测序得长度为2525bp。利用基因组步移(genomic walking)的方法分离得到启动子并测序,长度为2216bp。利用P1antCare数据库在线预测显示,该启动子除含有TATA-Box和CAAT-Box等最基本的元件外,还含有BoxI,G-box,GTl-motif,MNF1,SP1等光调控元件,赤霉素(P-box),水杨酸(TCA-element),茉莉酸甲酯(CGTCA-motif),脱落酸(ABRE)及生长素(TGA-element)等激素响应元件,以及真菌诱导子响应元件(BoxW1),MYBHv1结合位点(CCAAT-box),热应力(HSE),低温响应(LTR),干旱可诱导性结合位点(MBS)等抗逆境胁迫响应元件,多种顺式作用元件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启动子对基因表达调控在转录水平上具有高效性和复杂性。(2)设计引物对HPPR启动子5’端连续缺失,得到带有酶切位点的目的片段,并将其连接到酶切掉CaMV 35S启动子的双元表达载体PBI121上,得到重组质粒P1、P2、P3。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本氏烟草,通过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获得阳性菌落。农杆菌侵染烟草后进行三天共培养,并通过GUS染色法对烟草组织化学染色,从而判定启动子核心序列的位置,为深入研究该启动子组织特异性表达及胁迫诱导机理分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