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微观仿真系统的三维展示设计与实现

来源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观仿真在20世纪90年代得以发展,并一直在改变着对交通的模拟方式。微观交通仿真能非常细致地模拟交通系统的交通环境及车辆实体等构成要素,以单个车辆为基本单元对交通流进行描述,是目前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重要分析、实验和评价工具。与传统的宏观分配模型相比,微观仿真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的交通状况。 但是,现阶段多数的交通微观仿真系统是基于平面的,因而交通微观仿真的三维展示是对可视化交通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往往缺乏有效实现手段。论文的研究背景基于上海市2006年社会发展重大专项项目“综合交通智能集成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指南”中的子课题-“上海城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使用.NET平台,基于托管DirectX和Artificial Engines托管三维引擎技术,通过由道路数据自动生成大规模三维路网场景,并根据车辆运动算法进行微观仿真三维展示,建立起一种可视化,实时高效的三维交通管理系统。 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场景设计直观灵活的特点,基于托管三维引擎技术便于交通流可视化仿真软件的快速开发。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的三维交通场景的数据生成,交通仿真的三维展示理论和技术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其他文献
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使机器人技术逐渐向智能化发展,智能机器人应运而生。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是机器人技术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
根据天津市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从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效率等方面进行细化与分解,形成能源基础数据指标体系,为能源领域问题研究、政策制定、战略决策、规划编制等重大事
使用大型耙吸船艏吹中砂施工时,吹填工艺要求和传统的方式有很大的变化,无论是船舶机械、极限速度还是管道形状.而且为了符合中粗砂特性,会专门开发软件对不同粒度下介质粗砂
在环网布置结构过多且环中套环、串联供电级数较多且地方电源上网的区域电网中,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配合往往比较困难,特别是相关设备停电后,保护失配愈发严重.本文就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所以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愈发向往融入大自然的环境当中.生态风景园林项目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城市区域以及农村偏远区域的0.4kV配网三相负荷失衡现象令人堪忧,三相负荷失衡所导致的中性点偏移直接造成配网线损问题的加剧,三相负荷稳定性不足,无法简单地手动调
将船舶可视化管理需求已经迫在眉睫,对目前的通行设计采取进一步的优化模式,从而可以对耙吸挖泥船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设计,从而使该项系统设计可以达到100k
在信号处理中,通常需要计算带有一个参变量的一维数值积分,常规的方法随着对计算区间等分数的增大,其计算量也随之增大.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本文借助一维离散卷积给出了一种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