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该病不仅能引起鸡的多种肿瘤性疾病,还能引起感染鸡的免疫抑制,具有可垂直传播的特性。目前,种群净化是防控禽白血病最有效的途径。由于我国从未对ALV采取过有效的净化措施,鸡群、尤其地方品系中存在ALV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国对J亚群禽白血病的流行状况做了大量报道。但对J亚群以外其它亚群ALV研究的还比较少。本研究首先采用DF1细胞接种、检测p27抗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方法,从各地送检的疑似ALV的病料中分离到7株ALV毒株。为了确定7株分离株的亚群类型,克隆和测序了其gp85基因,并将其与已知的ALV各亚群的gp85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7株分离株中2株为ALV-A毒株、4株为ALV-B毒株和1株为ALV-J毒株。这说明我国鸡群中存在A、B亚群ALV的感染。本研究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ALV-A和ALV-B gp85蛋白编码区,经克隆测序正确后,将目的基因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和pGEX-6P-1构建成两种不同融合表达方式的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ET-A-gp85、pET-B-gp85、pGEX-A-gp85和pGEX-B-gp85。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或BL21宿主菌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鉴定,携带pET-A-gp85、pGEX-A-gp85和pGEX-B-gp85等三种表达载体的重组菌能够正确表达相应的重组蛋白。将重组菌用IPTG大量诱导表达,分别用High-Affinity Ni-IDA Resin和High-Affinity GST Resin进行重组蛋白纯化。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后免疫6周龄BALB/c小鼠,间隔两周加强免疫一次(第二、三次免疫用弗氏不完全佐剂)。第三次免疫两周后用等量抗原(无佐剂)腹腔免疫一次,三天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纯化的蛋白包被ELISA反应板,对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选取阳性孔进行亚克隆,获得稳定分泌抗ALV-A gp85抗原的单抗杂交瘤细胞系2株,命名为A5D1和A6C6;获得稳定分泌抗ALV-B gp85抗原的单抗杂交瘤细胞系2株,命名为B2C11和B6B7。经测定,A5D1和A6C6腹水间接ELISA效价均达到1:204800,B2C11和B6B7效价均达到1:409600。单抗A5D1、B2C11和B6B7亚类为IgG1、A6C6为IgG2a。Western-blot和IFA试验结果表明,所获单抗A5D1和A6C6仅能与ALV-A gp85蛋白发生反应,而B2C11和B6B7仅能与ALV-B gp85蛋白发生反应,说明所获得的单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区分ALV-A和ALV-B。本研究为研制ALV-A和ALV-B亚群特异性病毒抗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