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地锦止泻作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叶地锦(Euphorbia heyneana Spreng.),与传统治疗腹泻的地锦(E.humifusaWilld.)和斑地锦(E.maculata Linn.)同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Linn.)地锦草组植物,《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小叶地锦有治疗腹泻的功效,但鲜见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进行了小叶地锦化学成分预试验、总黄酮和鞣质类成分含量测定、体外抑菌试验及止泻作用试验,取得以下结果。1.化学成分预试验及总黄酮和鞣质类成分含量测定:采用试管法对小叶地锦中主要化学成分类型进行系统预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总黄酮和鞣质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小叶地锦主要含有黄酮及其苷类、鞣质、生物碱、糖、多糖及其苷类、挥发油类成分,总黄酮和鞣质类成分含量分别为22.65mg/g和41.44mg/g。小叶地锦与地锦、斑地锦化学成分类型相近,总黄酮和鞣质类成分含量均高于地锦和斑地锦。2.体外抑菌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小叶地锦水提取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小叶地锦水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25、62.5、62.5、62.5mg/mL,MBC分别为125、250、62.5、125mg/mL,小叶地锦乙酸乙酯萃取物对4种菌的MIC分别为1.95、0.49、1.95、0.98mg/mL,MBC分别为1.95、7.81、7.81、3.91mg/mL,为主要抑菌活性部位。小叶地锦体外抑菌作用与地锦和斑地锦基本相同。3.止泻作用试验:采用蓖麻油、硫酸镁、大肠埃希菌3种腹泻模型及炭末小肠推进试验对小叶地锦水提取物及其萃取物的止泻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蓖麻油、硫酸镁、大肠埃希菌腹泻模型小鼠按80mg/10g(相当于生药量)剂量灌服小叶地锦水提取物,腹泻率分别为55.80%、50.90%、48.23%,腹泻指数分别为0.6148、0.5255、0.5073;蓖麻油、硫酸镁腹泻模型小鼠按20mg/10g剂量灌服小叶地锦乙酸乙酯萃取物,其腹泻率分别为0、55.32%,腹泻指数分别为0、0.5647;大肠埃希菌腹泻模型小鼠按20mg/10g剂量灌服小叶地锦正丁醇萃取物,腹泻率为56.32%,腹泻指数为0.5632。炭末小肠推进试验小鼠按80mg/10g(相当于生药量)剂量灌服小叶地锦水提物,炭末在小肠推进率为49.55%,按20mg/10g剂量灌服小叶地锦萃取后剩余物,炭末在小肠推进率为44.69%。小叶地锦水提取物对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均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或杀灭肠道病原菌、抑制炎性渗出和调节肠道运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的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特点。方法对100例VCIND患者和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MRS检查,检测多体素1H-MRS代谢值:N-乙酰天门冬氨酸(
以0.1g磺化腐植酸为吸附剂,在30°C恒温振荡下对水中Cr(VI)进行吸附,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附前后水中Cr(VI)的含量。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能够很好地用于描述磺化腐植酸
本文将风险管理引入进境粮谷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提出了进境粮谷检验检疫风险管理的流程和主要措施。
老年性阴道炎是绝经期妇女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也称萎缩性阴道炎。还可见于切除双侧卵巢的妇女。老年性阴道炎属中医"阴痒"范畴。西医认为发病原因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有机醇盐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酸/碱二步法控制实验条件,结合低表面张力溶剂替换以及甲基非活性基团置换修饰、超声振荡等,在常压下成功地制备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万寿菊(Tageteserecta)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堆肥可显著提
利用杉木种源试验、杉木半同胞子代自由授粉试验和杉木全同胞子代试验3类共6片试验林中材积、树高、胸径、枝下高、枝高比和木芯密度共6个性状的资料,采用转化分析原理,进行
2016年仲夏之际,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三会合一”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科技界的盛事,即使放到改革开放38年乃至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发
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广告的特点,并结合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实际,指出了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精准营销,着重对精准网络广告的模式做了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