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叶地锦(Euphorbia heyneana Spreng.),与传统治疗腹泻的地锦(E.humifusaWilld.)和斑地锦(E.maculata Linn.)同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Linn.)地锦草组植物,《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小叶地锦有治疗腹泻的功效,但鲜见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进行了小叶地锦化学成分预试验、总黄酮和鞣质类成分含量测定、体外抑菌试验及止泻作用试验,取得以下结果。1.化学成分预试验及总黄酮和鞣质类成分含量测定:采用试管法对小叶地锦中主要化学成分类型进行系统预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总黄酮和鞣质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小叶地锦主要含有黄酮及其苷类、鞣质、生物碱、糖、多糖及其苷类、挥发油类成分,总黄酮和鞣质类成分含量分别为22.65mg/g和41.44mg/g。小叶地锦与地锦、斑地锦化学成分类型相近,总黄酮和鞣质类成分含量均高于地锦和斑地锦。2.体外抑菌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小叶地锦水提取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小叶地锦水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25、62.5、62.5、62.5mg/mL,MBC分别为125、250、62.5、125mg/mL,小叶地锦乙酸乙酯萃取物对4种菌的MIC分别为1.95、0.49、1.95、0.98mg/mL,MBC分别为1.95、7.81、7.81、3.91mg/mL,为主要抑菌活性部位。小叶地锦体外抑菌作用与地锦和斑地锦基本相同。3.止泻作用试验:采用蓖麻油、硫酸镁、大肠埃希菌3种腹泻模型及炭末小肠推进试验对小叶地锦水提取物及其萃取物的止泻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蓖麻油、硫酸镁、大肠埃希菌腹泻模型小鼠按80mg/10g(相当于生药量)剂量灌服小叶地锦水提取物,腹泻率分别为55.80%、50.90%、48.23%,腹泻指数分别为0.6148、0.5255、0.5073;蓖麻油、硫酸镁腹泻模型小鼠按20mg/10g剂量灌服小叶地锦乙酸乙酯萃取物,其腹泻率分别为0、55.32%,腹泻指数分别为0、0.5647;大肠埃希菌腹泻模型小鼠按20mg/10g剂量灌服小叶地锦正丁醇萃取物,腹泻率为56.32%,腹泻指数为0.5632。炭末小肠推进试验小鼠按80mg/10g(相当于生药量)剂量灌服小叶地锦水提物,炭末在小肠推进率为49.55%,按20mg/10g剂量灌服小叶地锦萃取后剩余物,炭末在小肠推进率为44.69%。小叶地锦水提取物对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均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或杀灭肠道病原菌、抑制炎性渗出和调节肠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