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预防腺瘤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how_me_the_m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息肉(Colorectal polyps)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两大类。当今大量循证医学及长期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腺瘤性息肉为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其恶变率据具体病理分型不同,为5%-40%不等。目前治疗主要通过结肠镜下切除腺瘤。然而据相关调研发现,切除息肉后3-5年内复发率高达28.9%-58.1%。针对腺瘤性息肉的高复发率和高癌变率,结合祖国医学成熟的整体思想和辨证施治体系,探究中西医结合预防腺瘤性肠息肉复发的研究开始兴起。相关研究表明,中药保留灌肠用于肠息肉切除术后,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明显促进创面黏膜术后修复,从而助益降低远期复发。结合临床经验,腺瘤性息肉患者大多属脾虚湿瘀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内外治法相结合的方法,不妨探究腺瘤性息肉内镜下切除后“瘥后防复”的可行性。故本研究通过观察口服中药汤剂联合保留灌肠预防脾虚湿瘀型腺瘤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为肠息肉术后复发的预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随机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深圳市中医院内镜室门诊及住院的脾虚湿疲型腺瘤性乙状结肠或(和)直肠息肉(息肉大小0.8cm~1.5cm,且息肉数目<5个)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电子结肠镜下腺瘤性息肉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术后两组均予基础补液对症支持处理,术后第一天试验组即予中药保留灌肠,疗程4天,同时予健脾消瘀法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予口服中药及中药保留灌肠的干预,分别比较随访两组息肉摘除术前及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积分。6个月后,两组均再次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记录乙状结肠或(和)直肠有无息肉复发,复发息肉数目、大小、病理结果,并对两组腺瘤进行积分比较及计算复发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比较口服中药汤剂联合保留灌肠组与对照组基础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腺瘤情况(包括腺瘤数目、大小、病理类型)显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口服中药汤剂联合保留灌肠组临床症状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症状改善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25.9%,差异有显著性(P<0.01)。腺瘤术后观察6个月,口服中药联合保留灌肠组在乙状结肠或(和)直肠的复发率10.7%,对照组24.1%,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复发的腺瘤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中药汤剂联合保留灌肠可明显改善脾虚湿瘀型腺瘤性肠息肉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在预防腺瘤性息肉复发及改善复发后腺瘤病变程度上,短期观察(6个月)中并未显示出显著优势。
其他文献
结合温州城市区域(以下简称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SG11B标段软土明挖隧道顶板土方回填施工实践。分别阐述了回填土施工参数研究、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等。根据试验阐述了水
根据紧邻建筑的软土富水地层深基坑施工实际,从围护结构、地基加固、支撑系统、基坑开挖、结构回筑等方面。介绍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建筑所采取的各类主动保护措施。监测数
结合工程实践,对现浇外挑结构的斜屋面造型板高支模板排架施工过程中的构造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施工技术方案的比选,成功实现下部结构内凹的现浇外挑结构斜屋面造型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