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生产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分工模式,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各个国家当中,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模式在于,作为旗舰的跨国公司以自身的生产经营战略为主导,将产品的生产过程片段化、模块化,并根据利润最大化的理性诉求,将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外包给不同的国家,从而构成了由生产链为基础,结合上游的技术研发及下游的销售等不同环节,并由中间产品贸易采购贯穿而成的网络生产结构。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有助于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地区)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实现互补性的分工合作,从而获得产出和利润的最大化,提高整体福利。但是,每个参与其间的节点成员由于在网络中所处地位的不同所能分享到的节点利益也各异,从而导致了其国内(区域内)不同要素的收入分配问题,尤其会对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发展及演化过程,特别是对在网络生产中起主要作用的跨国公司及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及探讨了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和渗透,从而以此为基础分析网络存在的利益分配机制及产生的效应,特别是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最后,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中间产品部门劳动力平均工资所受到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分位数模型对工资在不同分位点所受到的影响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分析。参与全球生产网络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只有更广泛地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分工,才能不断地发展我国的经济,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因此,我国应该更加注重发展中间产品贸易,以之更好地参与全球生产分工网络,同时,努力发展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我国的网络节点地位,从而才能在网络生产中增加价值链的价值创造,实现更大的利益分享,最终实现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实质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