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2011年国内14个烟草种植省份的138个调制后的烤烟中部叶片为材料,采用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单重四级杆质谱法对烤烟中的20种游离氨基酸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本实验室己建立的AQC柱前衍生-UPLC-SQD质谱分段扫描方法,将烤烟样品用量减少至40mg,超声提取时间缩短至45min,并增加了烤烟中的痕量Homoser检测。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表征,考察了方法的重复性,日内、日间精密度,线性范围,检出限(LOD),定量限(LOQ)和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重复性,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0%,Gly具有最宽线性范围,为0.008-12.5mg/L,检出限为1.9-17.8ug/L,定量限为6.4-59.4u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84%-103.48%,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要求。采用AQC柱前衍生UPLC-SQD方法对调制后烤烟中部叶片的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烤烟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在产地间差异很大(28.50%-94.20%),其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产地间差异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超过80%;在三种典型香型(浓香型、清香型、中间香型)烤烟中,浓香型烤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RSD大于其他两种香型。对同一香型的不同种植省份和同一省份不同香型的烤烟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其含量呈现一定的规律。将云南黄金走廊和非黄金走廊分别于福建省做非参数Mann-Whitney U test检验,Ser、Asp、Tyr三种氨基酸在黄金走廊和非黄金走廊产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金走廊和非黄金走廊产区烤烟游离氨基酸含量较福建省高,是其含量的2-3倍。运用PCA主成分分析、HCL聚类分析、Mann-Whitney U test检验研究了品种和环境因素对烤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烤烟游离氨基酸含量受品种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且环境因素的影响大于品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