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系统,对人们的日常交流,书面表达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汉字如此重要,奠定了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起点,是进行语文启蒙教育的开端,但识字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识字,而是以阅读为主的一系列运用。然而,教师的教只能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对其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文识字是一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识字教学方法,随文识字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自随文识字产生以来,一直被广泛运用于学生的课堂教学,很少将其拓展到课外阅读中,基于此,论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对随文识字在课外阅读中的运用展开探索。本文一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随文识字在小学低段中的运用进行了宏观阐述,主要包括选题缘由;随文识字的起源与发展,随文识字与阅读的关系;识字与课外阅读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剖析随文识字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并对此次研究的研究设计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随文识字做了具体的阐述,包括随文识字的内涵,随文识字教学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随文识字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步骤及其有效性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随文识字在小学低段课外阅读中运用的现状分析,调查发现随文识字作为一种识字教学方法,目前仍然还是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很少有老师用该方法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第四部分主要是探究如何将随文识字运用到小学低段的课外阅读中,如何更好的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同时结合研究现状,提出以下教学策略:借助拼音,猜测字义;图画与文字语境,推测字义;结合语境,理解字义;随文识字阅读示范;实施随文识字阅读评价。第五部分则是根据上述教学策略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比实验,结合教学案例,测评结果进行系统化结合、理论化分析。最后一部分则是通过调查研究后的一些反思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