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以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随之而来,我国的基建项目愈来愈多,然而其发展却面临着财政资金匮乏的困境,为解决面临的困境,政府引入了兴起于国外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随后,PPP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公共项目中,其大力推行不仅可以帮助减轻财政资金的压力,在提升项目运行的效率及项目质量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PPP项目也具有着不同于一般工程项目的独特性,国家对采用PPP模式的项目进行监督管理也就势在必行。而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对其进行审计,然而目前大多数有关PPP项目的研究大都停留在PPP模式的定义及其投融资风险方面,对PPP项目的审计研究却存在很大的空白,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写作的。本文从政府审计的视角出发,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写作,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归纳演绎法为研究方法,以代理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本文介绍了PPP项目、跟踪审计及PPP项目跟踪审计的相关知识,并对PPP项目跟踪审计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相关介绍。文章在对相关文献查阅后,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学者关于PPP项目、跟踪审计以及PPP项目跟踪审计的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PPP项目跟踪审计研究并不充分,还需更进一步研究的结论。随后本文引入G污水处理PPP项目这个案例,本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G污水处理PPP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对其进行跟踪审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进而发现了G污水处理PPP项目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法律依据不足,审计内容不完整,审计重点不准确,审计能力不强等的一系列问题,接着本文再具体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找出了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成因,即审计问题的出现与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及审计专业人员的缺乏等都有着重要的关系。最后采用归纳演绎法针对上文所提出的问题及分析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具备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建议,诸如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审计过程要突出重点,要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发挥政府审计主导作用并整合社会审计资源等。本文以G污水处理PPP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时,通过对其具体跟踪审计过程的研究,在理论上部分弥补了对PPP项目跟踪审计研究的空白,也有利于推进PPP项目审计立法的步伐,在实践上也为其他PPP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提供了借鉴,因而本文的探讨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较为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