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正在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随着改革政策以及市场化的双重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持续而长足的提高。对农业问题更深度的探讨始终是学界的焦点。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当前农业快速、健康、高效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稳定与发展对于农业产业基础性地位的巩固、产业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现实且长远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在机遇和挑战中取得了一定发展的同时也屡屡受阻,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生产经营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经营效益下滑等多重困境,这都与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期的阵痛密切相关,不但影响农业行业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甚至还会阻碍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持续改进。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发展程度、速度以及趋势,集中体现了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强弱以及其内部治理的状况,是农业上市公司经营者和各间接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重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只有通过不断提高经营绩效才能更加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本市场,更大程度上释放企业经营绩效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在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辅以治理结构的视角进行深度考量,进一步提炼出在当前我国经济迈向新常态背景下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关键性因素,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探索优化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良性路径和合理方略。本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分别对有关绩效评价和治理结构影响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总结。第二章大致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以及整体技术路线,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仍待完善的地方。第三章罗列了研究开展所依赖的理论依据:权变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本保全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说。第四章简要阐述了当前国内市场形势下,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在时间、空间、规模三个维度上的整体发展状况。第五章是实证分析部分,结合因子分析法求解所选样本公司在研究年度内每一年的综合绩效得分,再通过综合比较大致总结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的变动趋势。第六章从治理结构的视角进行考量,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提炼出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治理结构指标,并进一步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程度。第七章得出相应结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不理想,“两头大中间小”,分化明显;在治理结构各指标中,董事会治理影响显著,而其他治理结构指标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