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是一门公认的经典人文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为世代中华儿女的健康幸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人类追求绿色回归的今天,中医药因其神奇的疗效、独特的理论体系、低廉的费用、绿色天然而毒副作用少等特性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医学人士的重视和认可,中医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医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的理论著作皆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人士而言,传统中医药学是一种异质文化,有着相当大的学习难度。要真正做到中医药学全面对外交流,实现中医药学完全走向世界,首要任务就是要准确有效地开展中医英译工作,将中医理论体系、临床实践与科研成果规范系统地翻译成英文,宣传推广到国外。李照国、谢竹藩等知名中医翻译理论专家在这一领域撰写了一系列具有研究价值的论文和书籍。本文将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对中医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和归纳,以期为中医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补偿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从而促进中医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引言部分介绍了作者选择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中医翻译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这一主题的动机以及论文基本框架。第一章首先通过描述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翻译过程中文化缺省问题的可存在性,从文化缺省的美学价值和交际价值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指出文化缺省补偿的必要性;然后详细分析了中医的文化、语言系统特征及中医翻译中常见的文化缺省问题。第二章阐述了接受美学理论中几个重要概念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它对中医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启示。第三章深入探讨了文化缺省的补偿原则。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在处理中医翻译文化缺省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使译文读者获得原文美学价值的享受和让译文读者获得文化探索的享受。第四章在第三章所提出的翻译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以实现中医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补偿,如直译加注、增译、音译和意译,等等。最后,在结论部分,作者对全文进行回顾、总结,指出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作者所提出的翻译原则和方法翻译中医文本,能够较有效地传递中医医学知识,传播传统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