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持续发展,高校建筑数量、规模逐年加大,能耗量不容小觑。编制高校能耗限额的主要目的是监督高校各项能源使用情况,帮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能源监管部门直观系统地分析能耗情况。能耗限额是高校节能降低能耗的核心环节,它能够为建筑后期节能改造提供依据。建筑能耗限额确定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建筑能耗定额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将统计定额和技术定额相结合的高校能耗定额方式。本文首先以建筑物能耗设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校建筑的能耗分类方法,即将高校校园建筑用能分为以下七类:照明能耗、办公设备能耗、中央空调能耗(夏季)、冬季采暖能耗、实验设备能耗、食堂能耗、卫生热水能耗;然后根据《公共建筑节能技术规范》中给出的功率密度及照明、电器设备逐时使用率,并结合现场调研数据,分别得出照明及办公能耗指标。调研数据源表明:照明及办公能耗与外界环境、高校类型均无关,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的高校照明耗电量与办公设备耗电量情况基本一致,不同季节也没有太大变化。其次,分析了高校建筑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了不同类型能耗的占比。高校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形式多样,能耗指标差别较大,在制定高校中央空调系统能耗指标时,分析了分体空调、压缩式冷水机组、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指标,根据系统形式不同,给出了影响空调系统能耗各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得出空调能耗指标的计算公式。同时分析了燃气、溴化锂热水机组、地源热泵系统及市政集中供热管网等几种不同热源形式的供暖能耗指标,给出影响采暖系统能耗指标各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得出采暖能耗指标计算公式。通过对某一食堂能耗数据实地调研,算出该食堂人均能耗量。不同地区饮食文化有些许差别,但食堂人均能耗指标相差不大。卫生热水能耗受人为因素及气候影响较大,与高校中男女比例也有关系,通过调研的方式得到不同热水供应方式下的卫生热水能耗指标。高校性质不同,实验设备能耗差异较大。根据以上理论和数据相互支撑,得出不同气候区高校综合能耗限额,为高校能耗控制及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打下基础。